TikTok的廣告宣傳裡一再強調是自由表達和展現創意的平台,不過從The Intercept揭露的文件顯示它利用操控平台內容的方式,來達到公司的快速成長,同時採用類似於中國管制言論的手段來對付政治上的不同意見。
The Intercept 發布的兩份TikTok內部「指導方針」,一份列出了在平台上公司不希望出現的內容,另一份則是提到如何透過演算法來減少一些缺乏吸引力用戶在平台出現的機會。這兩份文件似乎最先是以中文寫成,之後翻譯成英文供TikTok全球各公司使用,因此有些英文顯得有點生硬不自然。
The Intercept訪問了TikTok發言人賈特納(Josh Gartner),根據他的說法,這些公司的指導方針有一些並不曾施行,而且「絕大部分」已經不再適用。至於關於降低醜陋、殘障、貧窮使用者在平台出現的頻率,他的解釋是為了「防止網路霸凌」所做有點草率的決定,而且政策「早已不再施行」。
不過據The Intercept的調查,TikTok的這些政策至少沿用到2019年底,同時報導裡也質疑,如果這個政策是為了防止霸凌,為何文件裡頭從頭至尾都沒有提到關於霸凌的字眼。
渴望成為網紅的用戶們,多半想知道有什麼秘訣,能讓自己的短影音出現在TikTok的「For You」推薦平台上。The Intercept雖沒有提供答案,不過它倒是掌握了一些被排除在外的原則。據TikTok的內部提供給內容審查員的政策文件,具有「體形異常,肥胖,明顯啤酒肚」、「相貌醜陋」、「皺紋太多」、「眼睛歪斜」等等「低品質」的影音,都是要透過演算法減少上傳機會的目標。
另外,影片的拍攝環境「太過簡陋殘破」,例如「貧民窟」、「農村」、「破舊房子」都應該降低出現的頻率,「不過,農村的美麗自然風光不在此限」。至於房舍破舊的幾個檢查標準則包括「牆壁有裂縫」、「家具擺設老舊」。
在這兩份內部文件中,也解釋了減少「醜陋」短影音出現,目的是要「以激勵人心的氣氛來吸引並留住新的用戶」。The Intercept提到,TikTok除了策略上壓制這些「醜、老、窮」的內容,另一方面,它也用激進的手段爭取更多較受歡迎的影音上傳到它的平台。平台營運者會經常與專業的「網紅」進行視訊,傳達公司的「安全規定」,以免他們製作熱門的影音內容時違反了公司的政策。
參考資料:The Intercept, The 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