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在英國文化協會擔任設施經裡的吉賓絲(Angela Gibbins)在臉書看到了喬治小王子的照片,貼文還包含了一些不雅的文字。
吉賓絲在底下留言評論:「白色特權,他的狡猾笑容是因為他生下來就知道,他是王室貴族、有錢有權,永遠不用知道人生『任何』的艱難困苦。」
她是在家裡用私人帳號寫下這些留言,不過隔天英國《太陽報》刊登了她的留言,還連結到她工作的英國文化協會。結果引起了軒然大波。吉賓絲因為「言行不當」遭到開除。
儘管吉賓絲表明自己是反對王室的共和派,但是英國的勞工法庭最終仍裁定英國文化協會有權將她解雇。
為了維持公司的形象,雇主對員工的言論設一些限制或許無可厚非。但是理應屬於個人意見的政治議題,近來頻頻成為企業和組織用人的衡量標準。
這個月初,美國舊金山現代美術館的資深研究員蓋若斯(Gary Garrels)說如果美術館不再收藏男性白人的作品將是一種「反向的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隨後他為自己的發言道歉,但是他的評論引發前美術館員工在線上的杯葛抗議。蓋瑞爾最後決定辭職,他說「如今的氛圍,讓他已無法繼續在美術館有效從事他的工作」。
六月,一名英國作家菲力普(Gillian Philip)在推特發言支持《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對於變性人生理性別的爭議看法。出版社認為公司「有必要包容各類的讀者」而解除了她在童書部門的職務。
金融時報提到,這些事件被與如今熱議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有關。所謂「取消文化」多半指某人(名人、網紅、也可能是網路上的任何人)發表了一些不符合主流觀點、不被公眾認同的意見時,反對者單就他的這個觀點做出杯葛抵制的行動,從而「取消」他既有的社會影響力、工作機會等等。面對這樣的文化,意見和主流觀點相左的人不是被迫離職、就是被迫閉嘴。
為「取消文化」辯護的人或許會主張,從歷史上來看,過去弱勢團體像是黑人或LGBT才是最常因為敢言而受到迫害的人,此外,公司或組織原本就有權決定誰來代表他們發言。
不過話說回來,公司是由人組成的,群組無處不在,我們政治立場的差異越來越難以掩藏。一名資深的績優員工,是否應該為了他在川普的推特按讚而被開除?
更何況,有些情況可能更難用簡單的黑白對錯來決定。例如,如果有女性員工認為變性的同事與她們共用女廁讓人不自在,公司為了維持內部的職場和諧、和對外的品牌形象,是否還能保障言論自由而讓員工隨便開口說話?
金融時報提到,社群媒體的風行,讓表演式的道德陳述(performative moral statement)日益重要。不過,企業組織強調多元開放的價值,不應該成了對員工意識形態一致性的強制約束。
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