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5 11:12 臺北時間

S02E02|有真菌,那有假菌嗎?科學與謠言的真與假—對談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mm-logo
文化
科學研究為何會成為傳言風暴的中心呢?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是什麼單位?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合作又有什麼幕後故事嗎?「有真菌,那有假菌嗎?」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必須要厚實的生醫知識才能一一解釋,科學溝通的過程究竟有什麼眉角呢?(Pixabay)
科學研究為何會成為傳言風暴的中心呢?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是什麼單位?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合作又有什麼幕後故事嗎?「有真菌,那有假菌嗎?」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必須要厚實的生醫知識才能一一解釋,科學溝通的過程究竟有什麼眉角呢?(Pixabay)
科學謠言常見並容易四處散播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民眾對於未知領域的焦慮。除非是相關領域出身,一般人很難了解,科學研究究竟想傳達什麼。例如這次的疫情,很多人可能會因為害怕、或是焦慮,擔心自己的家人受到影響,所以就容易讓這些假資訊、假訊息傳播出去。
台灣疫情趨緩,但反觀全球疫情卻在持續延燒。
為了對抗這波史上最大的疫情,各國科學家無不披上白色戰袍,努力迎戰新型冠狀病毒。從今年初開始,世界各國對於COVID-19的科學研究,不斷地在科學雜誌或是預印本網站(preprint)發表。
然而看似豐沛的研究能量,卻也成為不實訊息眼饞、下手的目標?
從病毒突變、精油抗病毒到人造病毒說,科學謠言不勝枚舉,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攜手科學溝通的專家——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共同查核科學謠言,發表過多篇關於科學研究的查核報告。
究竟科學研究為何會成為傳言風暴的中心呢?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是什麼單位?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合作又有什麼幕後故事嗎?

科學如何成為謠言風暴中心? SMC X TFC 跨界合作

S02E02|有真菌,那有假菌嗎?科學與謠言的真與假

Q: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FC)會與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合作的契機是什麼?科學傳言的查核和其他謠言的查核有何不同,需要審慎考量什麼事?
小核:其實,小核本身是傳播學院畢業,對於科學界的專業知識,如病毒突變、基因序列,其實我完全不懂是什麼意思,所以記者也很難擅自解讀這些專有名詞。即使我們直接問專家,也可能會造成雞同鴨講,可能我們理解的是一回事,專家理解的又是一回事,所以我們需要中間的橋樑,幫我們跟專家轉譯資訊,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就是扮演這個角色。
Q:新興科技媒體中心(SMC)是什麼單位?可以提供什麼?當初是怎麼成立的?如何與事實查核中心合作?
穎軒: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概念源自於英國,它是Science Media Center,在2002年成立。台灣是第六個成立的國家,成立於2017年,目前是台大風險中心承接的科技部計畫。
SMC的理念其實是要建立科學家與媒體之間的關係網絡,目的是提升媒體報導科學新聞的品質,也提升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我們跟查核中心合作大概是從2019年開始,而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主要是作為溝通的橋樑。
以前我們拜訪老師時,常常會遇到老師們說「他不喜歡」或是「不敢接觸」媒體。原因可能是過去媒體聯繫過老師,但結果不如預期,老師的回覆可能被斷章取義或誤解,導致很多老師不太願意再接觸媒體,而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工作,就是讓老師能夠把自己的研究與知識,適當地傳遞給媒體,讓媒體傳播給大眾。
我們中心有建立一個專家資料庫,目前大概有340幾位專家,那是我們長期跟各個老師建立的關係。
大家以為大學教授平常只有教書,沒什麼事做。事實上,大學老師除了要負責教學,還有自己的研究,要發paper、寫論文、帶學生,同時還要負責學校的行政事務。所以,我們在找專家時常常會遇到一些瓶頸或是困難,例如老師沒有時間為我們讀文獻、為我們解釋更多東西。
小核:過去查核中心在查核科學傳言時,常碰到瓶頸,不知道該找哪個領域的哪些專家,而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其實就比較了解,什麼樣的議題找什麼樣的專家比較適合,這也是查核中心會跟新興科技媒體中合作的原因之一。
(了解,查核不能只仰賴單一意見,但不是那個專業裡面的人,卻又會不太知道該聽取誰的意見比較適合。而這些科學專業知識就可以由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來幫你們做補充,或是可以給予你們適合的資源。)

因焦慮而散播 出於對未知恐懼的科學謠言

Q:比起民生事務或是電視裡的政治事件,「科學」感覺明明是一個很遠的事情,為什麼科學研究、科學論文會成爲傳言的核心,而且會被不實散播呢?
小核:查核中心有觀察到一個科學研究假新聞的生態鏈。科學研究發布之後,新聞媒體可能會報導,報導之後就會在網路上開始出現非常多訊息,可能是超譯報導,或是超譯這個研究。
整個生態鏈來說,有可能出錯的是媒體、有可能出錯的是後面的網路訊息,但不管是哪個地方出錯,其實科學研究就會變成一個核心,然後圍繞在他旁邊的就像是一層層的假訊息風暴。
Q:就你們自己的感受或觀察,這會是出於什麼原因?
穎軒: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民眾對於未知領域的焦慮。除非是相關領域出身,一般人很難了解,科學研究究竟想傳達什麼。例如這次的疫情,很多人可能會因為害怕、或是焦慮,擔心自己的家人受到影響,所以就容易讓這些假資訊、假訊息傳播出去。
小核:最近我們查了一則傳言,那個傳言說「研究證明COVID-19已經產生一個名為D614G的突變,導致病毒傳染力會暴增十倍以上」,重新回溯整假訊息,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假新聞生態鏈案例。
依序來說,研究發布後,CNN報導了這篇論文,也訪問了另外一位(不是論文作者的)美國病毒科學家。這位科學家認為「這個病毒突變可能會導致傳染暴增十倍以上」,如此評論了這篇論文。但是光看傳言,傳言抽掉背景脈絡,把論文內容跟其他科學家評論放在一起,讓別人誤以為,好像是研究指出「病毒傳染力暴增十倍」,但查核後結果其實不是如此。

政治黑幕在側 小心謠言成為操作工具

小核:另外,這些科學研究可能會被當作政治操作的工具。
過去我們查核了很多新冠病毒起源地的題目,據我們的觀察,其實沒有一個研究指出病毒起源地一定是來自哪裡,但是很可能(譬如說一個擦邊球的)小結論,就會被當作是政治風向的工具。
Q:過去有什麼樣的例子,是謠言被拿來作為政治操作的工具?
穎軒:例如之前有一篇謠言說,英國一個最新研究證實「新冠病毒來自美國」。其實這篇謠言提到的研究,原始論文是將新冠病毒分為A、B、C三群,其中A群是從中國傳到美國並主要流傳在美國,但傳言卻直接將「A型病毒主要流行在美國」,超譯成「病毒起源於美國」。
小核:這題其實是我跟穎軒合作啦,仔細看原始研究的論文,他幫新冠病毒分為三群,並且是依基因序列分為A、B、C三群。
Q:這裡所謂的基因序列是指什麼?穎軒可不可以幫我們簡單解釋一下?
穎軒:序列是指基因排序,基因密碼子的排序,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DNA或是RNA。
分析新冠病毒分析,需要一個跳到人身上之前的那一株病毒,也就類似於我們在畫關係樹的時候,需要一個樹根。如果詳細解釋這篇研究,主要就是透過蝙蝠病毒作為外群來分析,而那隻蝙蝠的病毒是目前我們可以拿到最接近(人體)新冠病毒的祖先。
外群是拿來做比較的,外群的選擇就是要謹慎,就是要wisely,你不能亂選。最適合的就是跳到人身上之前的那一株病毒。但現階段有沒有可能找到?不可能找到了!
因此我們目前只知道,蝙蝠跳到一個中間(不知道是誰),再跳到人,我們預期它是這樣運作。但對病毒來說,97%相似有多相似?病毒序列其實不長,所以其實沒有差很多,加上他是RNA病毒,RNA病毒變化速度很快。
謠言其實過度解釋了研究結果。
這篇paper會讓人有點質疑的點也就在於,這支外群其實距離新冠病毒序列差很遠,所以,以外群來說,它並不是那麼的適合。但現階段我們也只能拿它當外群,因為它是我們能找到跟新冠病毒序列差異最小的一株病毒株。
實際上,把他們全部畫成一張樹的時候,會發現所有的新冠病毒都聚集在一起,外群分的很遠,因此其實我們沒有辦法用這一隻外群,明確分辨出最早的新冠病毒是哪一株。(小核:所以傳言講說病毒起源於美國,根本是錯的?)對,是過度解釋。
(所以這個研究、這篇paper其實是被誤譯、誤解,甚至擅加下判斷,成為一個謠言說「你看明明新冠病毒明明是來自美國,為什麼要叫武漢病毒?為什麼會說他來自中國?」科學研究反而成了政治操作的一種工具。)

從科學研究到查核報告 卸下專業領域的零距離溝通

比起採訪、報章雜誌,即使被誤讀或扭曲也較容易澄清,但科學論文本身閱讀門檻高,也不容易被意識到其轉述有誤的部分,因此有能力評論、判斷的人少。
Q:那我也想請問一下,你們自己在合作的過程中,你們覺得「記者」跟「研究員」是怎麼溝通的?合作幕後有什麼小故事?或者是你們自己覺得科學謠言的查核有什麼技巧,或者是困難性呢?
小核:以我跟穎軒的合作,其實光是一篇(像我們剛剛講的)英國那邊研究結果,就要來回討論大概七、八通的電話。因為其實我真的不懂,比如基因序列到底是什麼,外群又是什麼。他跟我講解之後,我還要寫稿,那我寫的對嗎?還要再確認一下,這樣來來回回花不少時間,也是我們在調查科學研究題目時,會花很長的時間的原因。
在查核科學研究的時候,查核中心有幾個層次要思考。第一個就是我們傳言講的內容,到底在論文有沒有提到;那假如沒有提到的話,那傳言完全就是捏造,我們可以說他錯。可是很多情況是,的確有些內容有提到,可是傳言超譯了研究。
像我們剛剛講的英國研究,它就是超譯的狀況。
可是「傳言如何超譯研究」就非常重要,我們要讓民眾聽得懂,而不是一直拿一些艱澀的科學名詞堆在那邊,這就是我們需要一直溝通的原因。
Q:關於論文的來源,你們會去查核,這個傳言是來自哪篇論文?像剛才我們一直提到,有傳言聲稱病毒突變成D614G的病毒,那這個消息是來自於哪個論文呢?這個來源究竟有什麼樣的問題
小核:查核過程中,我們會去檢查,研究到底來自哪個科學雜誌還是哪個網站。剛剛提到的D614G突變,研究來自於一個預印本網站,研究團隊是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
Q:我想要問一下穎軒,「預印本」是什麼?
穎軒:預印本(preprint),它是指未經同儕審查過的論文。
為什麼會有這個機制?其實這是疫情之後才比較紅的一個概念,目的是為了讓研究人員的研究先跳過繁複、冗長的同儕審查過程,先讓大家知道現在研究進度是如何、發現了什麼。
但重點就在於它沒有經過同儕審查,所以無論是在它的研究方法、材料、結論上,各項研究的結果都有待商榷。很多謠言就會引用這些預印本上的部分結論、部分結果,做了很多的超譯,或者是曲解。
Q:我有一個問題,預印本之後會變成審查過的嗎?
preprint之後還是會再審查,期刊會再做審查。自從疫情爆發之後,期刊審查飛快,以前可能要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年;現在兩、三天就給你上架,很多知名的大期刊都這樣做。
最近也有上架之後又發現被人發現論文是有問題的,後來再撤搞。像之前有查核一篇印度研究跟愛滋病毒相關,就是有這樣的爭議。
科學研究員需要轉譯一些專業領域的知識,例如他們普遍覺得「本來就這樣子做的事」,如同預印本就是先跳過審查機構給大家看。這些他們覺得稀鬆平常的事情,但這些事情正是一般民眾所不知道的。

有真菌,那有假菌嗎? 從艱澀到好懂的轉譯之旅

Q:作為一個科學研究員,你會如何「轉譯」艱澀的科學研究報告?
穎軒:轉譯科學報告上,我們最常遇到的困難就是專有名詞:如何把專有名詞轉譯成平易近人的描述方式,讓一般大眾可以理解。我們跟老師、專家們接觸時,他們也會有這樣的疑慮,或是困擾。例如老師直接描述自己的研究,我們發現老師們的描述太過困難、太過艱澀。先不論大家看不看得懂,通常是沒有耐心可以看。
我個人遇過的一次案例,是那篇新聞直接把研究超譯成「真菌可以用來防治登革熱」。當時找了專家,專家也解釋很多,我將這篇文和老師的意見寫成文章時,才發現裡面很多專有名詞大家看不懂。
例如,當時我的同事問我說「有真菌,那有假菌嗎?」,我才認知到,相關領域認為稀鬆平常的詞,可能對一般大眾來說是很陌生、很難想像的。
(所以你就翻遍了教科書去找,究竟現在教育裡,大家比較怎麼樣才會知道「真菌」是什麼。)
例如很多文獻,或很多基礎研究會用比較多的技術名詞,譬如說DNA的轉譯、轉錄,這一類的名詞,對於相關領域來說是很常見、很基礎的知識,但對一般大眾不會懂,什麼叫做DNA的轉譯、什麼叫轉錄;那究竟DNA和RNA有什麼關係,其實也不是每個人都知道。
(感覺就要運用到高中的生物知識。)其實大家國高中都學過,但大家都忘記,所以才需要研究員用他們的專業領域,告訴大家究竟發了什麼事。
小核:其實查核中心觀察,我們社會滿習慣去要一個結果:到底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例如病毒有沒有突變?突變了到底會怎樣?貓會不會感染新冠病毒?
過去我們做過一個題目,是有研究證明貓確實會被新冠病毒感染,但這個結果其實是在特定的時間條件下才能成立,但它能不能推到整個社會的狀況?其實是需要更多的研究證明。
我們會把這樣的預設來放在科學的研究上,但其實這是一個很嚴謹的過程啦。
Q:穎軒可以幫我們解釋一下,科學家在做實驗或發表論文時,有哪些狀況可能會被大家所誤解嗎?
例如之前,我們遇過一個謠言說「精油可以抗病毒」,其實原本的研究是將病毒樣本放在一個小房間裡面,在這小房間裡面打上非常高濃度的精油。實驗結果發現,這麼高濃度下的精油可以讓病毒失去活性,也就是大家常講的「殺死病毒」;儘管實驗如此,但事實上大家在家裡不會用到這麼高的濃度,所以「精油可以抗病毒」的謠言並不合理。
實驗常具備這些很縝密、很特定的條件,但這些條件可能會被大眾忽略,然後直接導出一個「精油原來抗病毒」的錯誤結論廣傳給大家。

髒空氣帶來自閉症? 科學才不是絕對!

穎軒:科學不是一百。應該說,科學不是絕對,尤其是討論公衛議題,其實它只能探討的是關係、相關性,它沒辦法知道因果。像是這類的統計數據,我們只能知道他們之間有相關,沒辦法證明它是因、它是果。
例如之前在歐美地區很常做空汙的研究,有傳言說「空汙會造成自閉症」,也有實驗研究它,但是數據只能說「空汙的嚴重度」和「自閉症的發生」有相關性;但沒辦法證明「空汙就會造成自閉症」。
原因是什麼?我們沒有辦法用人去實驗,沒有辦法把你關在房間裡,給你大量的空氣汙染,證明就是空氣汙染造成你的自閉症,所以很多議題只能說它有相關,沒辦法說絕對就是因為它造成它——科學不是絕對。
以往,我們覺得科學好像是「一翻兩瞪眼」的事情,但其實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它不一定是全然絕對的,還有很多事情是我們要省思的。

🛎第二季《出擊!事實查核大揭密》熱烈開播

不實訊息好膽嘜走!資訊時代真相的全貌並不是只有黑白兩面,唯有辯證才看見真理,收聽節目,跟著鏡好聽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來一場思想的碰撞吧!

距離第一季節目,第二季《出擊!事實查核大揭密》休息了幾週,希望大家沒有忘了我們,請繼續鎖定,節目每週二更新。這一季要帶來更寬廣、也更縝密的查核故事與傳播媒體的省思,全都在《出擊!事實查核大揭密》

BOX 🎧 問卷填起來,限量好禮等你拿!

你是否在聽完鏡好聽的節目後覺得大開眼界?又或者從記者的報導故事,聽見人性社會的更多面向?你還希望鏡好聽的節目推出哪些新內容?又或者你心目中有個理想節目,但到現在仍遲遲找不著?

現在只要填寫本次鏡好聽的 Podcast 回饋問卷,不但有機會可以抽到耳機、旅行萬用轉接頭或鏡文學精選書籍,還有機會將你的願望一併實現!

※「知識好好玩」回饋問卷:

※「記者手札」回饋問卷

※「新聞幕後記者說」回饋問卷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