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太陽能產業曾在2005年到2008年間蓬勃發展,包括茂迪和益通等太陽能廠都曾榮登台股股王,甚至都繳出年賺一個資本額的成績單。沒想到,2008年後,受到大陸官方大舉補貼當地太陽能廠商,導致對岸業者瘋狂擴廠,規模較小的台廠無力抗衡下,陷入連年虧損窘境,曾為股王的益通更在今年初下櫃終止交易。
雖然太陽能上游原料製造商,因對岸業者大舉擴廠造成供給過剩,營運受到衝擊,但太陽能原料價格崩跌,也牽動發電價格大幅滑落,加上綠能觀念興起,國際大廠紛紛採購綠電的趨勢下,太陽能電力的需求大幅成長,讓下游的太陽能電廠開始出現賺頭,不少台灣業者逐漸轉型經營太陽能電廠,包括茂迪和元晶今年第二季都因此賺錢,由新日光、昱晶和昇陽光電合併的聯合再生能源,也預估能在第三季由虧轉盈。
隨著官方改弦易轍,決定釋出2萬公頃廢耕農地讓廠商種電,等於是為台灣太陽能產業再注入一劑強心針。因為,開發太陽能電廠既可以賺錢,也能消化過剩的太陽能原料產能,經此波折後,不少業者相當期待台灣太陽能產業的未來前景,都信心滿滿地說:「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