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之獸》在臺博館舉行新書座談會,吸引不少從沒踏進臺博館的人入館觀展,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即為「超連結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就是要透過新的方式吸引從不進博物館的人進博物館,這次《雲之獸》結合漫畫,正是希望能脫離傳統,吸引年輕人到博物館參觀。
臺博館副研究員林俊聰在《雲之獸》新書座談會中表示,臺博館總共有7件雲豹標本,從胎兒到成年期各階段都完整保存,可說是全世界保存雲豹標本最豐富的地方。
他指出,當初在跟漫畫家漢寶包合作時,最在意的就是台灣雲豹花紋的正確性,「雲豹目前在世界分為兩個物種,一種是在亞洲大陸跟台灣的『亞洲雲豹』,一種是在印尼的『巽他雲豹』,所以只要花紋不對,就不是台灣雲豹了。」
林俊聰笑說,「我會說這塊花紋大一點、這塊小一點,導致讓漫畫家修改了好多次。」漢寶包也表示,當初他不知道台灣雲豹腹部有斑點,也是館方把bug挑出來。林俊聰指出,雲豹身上的花紋是像「雲朵」般塊狀的斑點,不是一點一點的斑點,體型則是中型的貓科動物,比一般家貓大很多。
《雲之獸》新書座談會,臺博館副研究員林俊聰(左2)談及台灣雲豹對台灣的重要性。(翻攝臺博館FB)
林俊聰也表示,雲豹只吃肉不吃素,在台灣生態中,是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牠是台灣最高階的生物,也是很多原住民祖靈祭拜的對象,我們自然對牠比較重視。」
而對於近來備受關注的「石虎」,林俊聰表示,台灣雲豹跟石虎都是貓科動物,但石虎居住的環境跟人類比較接近,因此常會出現石虎被車撞的事件,但台灣雲豹則是出沒在深山裡。
遺憾的是,為了找尋台灣雲豹,2001年起台灣科學家在山林置放上千台攝影機,但到2013年都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讓科學家認為台灣雲豹可能已經滅絕,至今也沒有人再見過台灣雲豹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