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表示,茶葉本身含有氨基酸、皂素和多元酚類等營養物質,而茶葉採用的農藥大多為脂溶性,不容易溶於水中,茶葉製成還會經過乾燥、烘焙等工序,降低農藥殘藥,讓大家可放心喝第一泡。不過還是有網友存疑,農委會強調,目前台灣茶葉都採用安全性高的脂溶性防治藥劑,且歷年檢測均未發現茶湯農藥殘留與第一泡有關。
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南投杉林溪茶農劉松杰表示,農藥基本上有水溶性與脂溶性2種,不過因為泡茶時不會用100度以上的熱水沖洗,所以水溶性農藥根本不會流出,脂溶性農藥更不用說。
劉松杰解釋,因為以前茶葉製作是人力為主,機器為輔,以烏龍茶來說,茶葉製成會是半球型,結構比較鬆散,但近代以機器製茶,茶葉成球型,緊結度較高,若是直接泡會有點泡不開,因此會先稍微沖泡、「醃」一下,讓茶葉甦醒過來的感覺,稱為「溫潤泡」。
而劉松杰也指出,現代茶農幾乎都會到茶改場或農業試驗所進修,除了傳承傳統技術外,也會加上學理概念。而如果泡出來的茶湯有澀味,農委會表示主要是因為兒茶素的關係,兒茶素是多元酚類的一種,嘗起來有苦澀味,依茶種不同,占茶葉多元酚類的10%至80%,若要避免苦澀味太重,可用較低的水溫沖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