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1 05:58 臺北時間

【緬甸民主終局之戰2】緬甸是內戰與政變不斷的國家 仰賴國父的女兒爭民主

mm-logo
人物
緬甸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第一大城仰光2月17日出現政變以來最大規模示威活動。
緬甸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第一大城仰光2月17日出現政變以來最大規模示威活動。
據緬甸政治犯協助協會統計,至今已約有500人遭到軍方逮捕;其中,不只翁山蘇姬及總統溫敏、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及選舉委員會成員,還有社運人士、醫生、公務員等。隨著每晚軍方在各地的搜捕行動,真正被關押的人數恐怕高出更多。
2月12日,軍方一舉釋放監獄裡2萬3,000多名囚犯,其中不乏重刑犯,藉此製造社會恐慌,使得居民人心惶惶。軍方也常在晚上斷網,人民不得不自發輪流守夜防範罪犯,並防止鄰舍再有人遭軍警暗中逮捕。
「軍方就那幾個把戲,玩不出新的花樣。」Mark表示,軍方正把1988年民主運動時對付人民的那一套拿出來,故技重施。
緬甸華人Eric(左)和Mark(右)鼓勵身邊人士加入CDM行動。(受訪者提供)

內戰仰軍方平亂  緬甸民主發展維艱

回頭看緬甸的歷史,其實是一部民主勢力與軍方糾葛史;在表層的糾葛之下,隱藏著各種族間爭取獨立或更大自治權力的暗潮洶湧。
1947年,翁山將軍主持「彬龍會議」,成功協調撣、克欽、欽等主要民族,取得成為統一共和國的協議。脫離英國殖民之初,緬甸是一民主政體,曾多次舉辦大選,但由於獨立不久後再次發生戰亂,因與爭取獨立的克倫族交戰,使得民選政府仰仗軍方維持社會穩定,軍方因此一直在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到了1962年,看準社會經濟不穩與虛弱的民選政府,奈溫將軍發動了緬甸史上第一次政變。
在奈溫創立的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一黨專政下,緬甸走向封閉排外的緬甸式社會主義。孤立於世界之外,加上私人企業國有化,使緬甸經濟一落千丈;從1930年代位處東南亞發達國家之列,到1987年成為與孟加拉一樣的最低度發展國家。1987年,政府廢除特定幣值的舊鈔,只因奈溫認為9倍數的貨幣(45、90)才吉利,人民原有的資產直接化作廢紙,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緬甸人長期累積的不滿,再也無法被壓抑。
1988年,緬甸民眾走上街頭示威,圖為仰光民眾加入抗議隊伍,手持抗議旗幟與字卡。
1988年開始,學生率先在各地發起抗議,全國不滿的民眾也在8月8日加入罷工及和平示威,要求民主以及人權。
這一年,也是被譽為「緬甸國父」翁山將軍的女兒—翁山蘇姬,成為緬甸民主代表人物的開始。
「不容置疑的是,所有人都想要一個多黨制的民主政府…而它應該透過儘快舉行公平公正的選舉來達成。」當年8月26日,在仰光首次向群眾演說的翁山蘇姬說。
不幸的是,這場聲勢浩大的「八八八八民主運動」,在9月軍方發動血腥政變推翻奈溫政府、屠殺上千名抗議民眾後結束。但這場運動對緬甸民主抗爭的影響深遠,不僅點燃了民主火苗,讓人民了解民主與自由的價值,也催生了最大的反對黨全民盟,迫使軍方展開新憲法的撰寫工程,及之後提出7點民主路線圖—擘劃民主未1988到2010年期間,緬甸的民主化其實是停滯,沒有任何實質的進展。」馮嘉誠說。他是日本早稻田大學博士候選人,長期關注緬甸及東南亞,「軍方提出的7點民主路線圖,要到2010年才開始實現,所以在此之前其實充滿著障礙。」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7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