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9 12:34 臺北時間

【鮭魚改名潮】20年前他為兒奔走3年爭改名 現在大家才能自由當鮭魚

mm-logo
生活
台灣逾300人改名「鮭魚」,只為免費吃壽司。(翻攝畫面)
台灣逾300人改名「鮭魚」,只為免費吃壽司。(翻攝畫面)
連鎖品牌「壽司郎」推出的活動,讓不少人都改名「鮭魚」,以求參加活動免費飽餐,但在2001年前,民眾想改名可是限制一堆,當時若是因名字字義粗俗不雅,或有其他原因想改名,不僅要經過戶政機關同意,最多還只能改1次,有名父親想幫名字「諧音」不雅的兒子改名都被拒,奔走3年才促成大法官做出399號解釋,放寬改名限制。
司法院臉書指出,「依照現行法規定,原則上我們能夠改名3次,可以為了轉運改名,也可以為了選舉改名,甚至為了拍影片而改名,但原則上,最多就是3次。」而在2001年以前,若是因覺得自己名字字義粗俗不雅,或有其他原因想改名,必須經過戶政機關審核同意才能改,且以1次為限。
為何改名規定在2001年前後出現分水嶺呢?一切要從1993年說起,當時嘉義有名小朋友「黃志成」,因姓名跟鄰居相同,而被父親帶去改名「黃志家」,沒想到改名後又因諧音類似「黃指甲」,再被同學亂取綽號霸凌,父親為此二度帶孩子改名,卻被戶政機關以「姓名『字義』沒有粗俗不雅,『讀音』不好聽不能擴張解釋為姓名不雅」為由否准。
這位父親不想讓兒子一輩子被人取笑,隨後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都被駁回,最後向大法官聲請釋憲,花了3年時間,大法官終於作成399號解釋,認為姓名權受到憲法保障,就算姓名文義沒有不雅,只要「諧音不雅」,人民就能申請改名,這位父親最後成功幫兒子改名,讓兒子活出新人生。
大法官認為,姓名權是人格權的一種,姓名就是一種人格表現,因此人民有決定要怎麼命名的自由,而這項自由也是《憲法》第22條保障的權利。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7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若您瀏覽此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若欲了解更多相關資訊,點這裡瞭解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