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安表示,外婆在1939、1940年間,為逃避戰爭,從中國潮州坐船到南洋,先抵達曼谷,再走路到泰國與馬來西亞的邊界吉打州,是家族離散的第一代。
他說:「這段離散史在我家族屢被提及,長輩說自己本來不屬於這裡,本來是在中國,因為戰爭逃難至泰國、馬來西亞,落地生根。她們從泰國翻山越嶺走路,走了近1個月,我從外婆和媽媽身上看到馬來西亞華人第1代和第2代的韌性,女人撐起一個家,很佩服。」
《南巫》改編自張吉安的童年往事,拍攝現場常讓他靈感湧現,彷彿正用當年孩童的眼光看著父母,因此很多場戲都是臨時更改,例如一場女主角阿燕在廁所邊哭邊洗紗籠的戲,便是根據他的親身經歷。
他回憶,小時候有天早上5點多起床,撞見媽媽正在廁所洗紗籠,邊洗邊哭。媽媽發現他起床了,就把廁所門關上,打開水龍頭,藉以掩蓋哭泣聲。張吉安說:「那時我父親躺在床上,像片中演的,神智不清,大小便不能自理,當地人習慣穿著方便更換的紗籠,所以我媽媽一天之內要洗7、8條。」
這場戲對張吉安而言很重要,呈現一個女人面對先生染上未知的病,卻找不到方法治療的無助心情。他跟演員吳俐璇說:「你一定要還原我媽媽怎麼哭。」吳俐璇演了幾個版本,其中一個是把門關上,讓觀眾去想像。但張吉安想知道,當時媽媽是怎麼哭的,「你可以幫我演出來嗎?」於是吳俐璇拍了第5次,也就是最後大家看到的版本。
這一幕觸動張吉安的心,他感性說:「這是拍攝期中,我第一次看著monitor,邊看邊流淚。因為我終於看到了,當年媽媽把門關上,我不知道她在裡面怎麼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