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論壇是《公視主題之夜SHOW》首次嘗試以手語進行映後討論,公視頻道播出時主聲道為現場收音,欲觀賞配音版則可切換雙聲道收看。
與「明晴學園」師生連線時問及日本啟聰學校的教學現狀,老師Kosuke Ono表示,日本的一般學校或其他聾學校會使用電子耳或助聽器等輔具,加上發音訓練,希望讓聽障生融入聽人社會,因此偏向口語教學為主、手語併用。但明晴學園以「聾人為本」思考,將手語視為母語,「塑造一個完全手語溝通,完善的自我認同環境,有助學生們正面思考與社會適應,這是我們的責任。」
前國際聽障運動總會主席陳康直言,成長過程中多次在聽人學校與啟聰學校之間轉學,因此看到紀錄片忍不住落淚,「若當時有『明晴學園』這樣的學校一定去念。手語就是我的母語,用手語學習理所當然。」林旻臻則坦承:「要是重來一次也不會選擇,但不反對這個理念。」認為若在一般學校就讀,會有機會跟更多聽人朋友交流,不只侷限在聽障圈。
關於「聾人」、「聽障」、「聽損」這三個名詞的自我認同問題,資深聽力師、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管美玲說明,世界衛生組織是用更寬廣的全人角度來看,若因為聽力損失造成語言學習、心理或社會適應上等問題而產生障礙,才叫做聽障。「如果跟社會融合良好,沒有因聽力問題造成生活困難,就沒有聽覺障礙,僅是聽力損失而已。」王曉書對此開心回應:「謝謝管女士專業的解說,原來我只是聽力損失!」
至於要讓聽損孩子選擇學習口語?還是手語?來賓各自分享面對的狀況。管美玲建議,不能只看社會主流選擇溝通語言,必須針對各個孩子去評估,「用什麼方式能夠達到最好的學習與溝通效果,才是最主要依據。」林旻臻表示,隨著自己在國際上接觸聽障朋友的機會增加,發現不會手語導致互動非常有限,早先認為英語比手語重要的想法逐漸改變;王曉書則相當肯定手語利用視覺捕捉重要線索和即時反應的優點,並期待無聲和有聲世界的分界線不再絕對,「這兩個世界其實是可以互相融合的,只要大家願意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