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報》刊登專欄的作者富爾(Guillemette Faure),他以「拿鐵因素」(lattefactor)一詞作為開頭,表示每天花小錢買咖啡,日積月累也是一筆可觀支出。不過近年來,這類消費出現年輕化的現象,從青少年身上可發現「珍奶因素」,正在蠶食著學生們零用錢。
報導指出,這種來自台灣的飲料,過去10年間逐漸在法國普及,不少青少年從國中開始,就習慣把5歐元(約新台幣170元)的零用錢花在珍奶上。它比果汁更成熟,又不像咖啡一般苦澀,成為年輕人的新愛好,加上用吸管穿透封膜的包裝,在疫情影響下顯得更方便。
法國也複製了台灣手搖飲店多元化的品項,例如烏龍、綠茶、冷熱、牛奶、植物奶、口味等,因此人們在排隊時,可以與朋友花上一段時間討論,「思考要點什麼的時間,可能比喝飲料本身還久」,不過據富爾觀察,儘管品項令人眼花撩亂,客人也不會詢問店家,否則會顯得很沒經驗。
而這些年輕的「珍奶族」,通常會徵得家長同意,才享用這些化身甜點的飲料,「在社交網路危機四伏的時代,又有哪個父母會擔心『茶』呢?」對於家長來說,買珍奶比孩子要出門溜滑板安全,也不像速食店引起反感,且業者也聰明地將店面開在學校附近,讓孩子不需要跑太遠。
富爾訪問了不少珍奶族,有人表示一杯5歐元的價格,讓人習以為常;也有學生表示,爸媽限制一週只能喝一杯。富爾進一步詢問他們熱愛珍奶的原因,有人認為重點在於與朋友一起購買的過程,也有人指出,「一邊與死黨視訊,一邊走去買珍奶,這是生活中最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