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日前公布公費疫苗施打順位,第一順位是維持醫療量能的醫事人員、第二順位則是維持防疫量能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另外還有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等;然而若是一般身分之健康青壯年,並未在此次公布之前10順位中,因此部分人士就抱怨「我不知道何時打得到」。
對此林靜儀則解釋,每年的流感疫苗都是從「感染後死亡率會較高」或「傳播機會很大」的族群開始施打,接下來才會逐步開放打「有打有保庇」的民眾,林靜儀解釋,「先把高風險群守下來,也是降低醫療量能需求的重要關鍵」,若是高齡患者不斷感染送進醫院,反倒會增加醫療負擔、對青壯年沒有比較好,因此林靜儀也呼籲:「搶在高風險群之前你不會比較有利啦!」
林靜儀也指出,其實疫苗除了是讓施打的個體產生免疫力,還有群體普遍施打後產生的「群體免疫力」,就像是過去麻疹或是日本腦炎,有家長會說自己的小孩沒打疫苗還不是好好的,但其實是因為其他小孩都打了,產生了所謂的「群體免疫」,所以大家都不容易染病。
林靜儀還稱,之所以我們不斷向外購買疫苗,還是要培植國產疫苗,也是為了要讓疫苗能多元、快速且普遍地被接種,因為這是社會之後面對疫情更有韌性的根本。另外林靜儀也提到,希望不要再吵「疫苗為什麼要自費」的議題,表示過去是因為一線醫護接種意願不高、疫苗放到快過期,所以才會開放自費。
因此林靜儀也呼籲,如今已經重回依序施打的規定,「接種順位的調整,包括指揮中心,包括地方政府,都會依照重症風險或是特殊職業群聚風險等因素調整評估」,希望有輪到的人就去接種。
取自林靜儀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