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9 05:58 臺北時間

【疫苗新基地3】追趕病毒變種速度 國衛院曝疫苗研發關鍵

mm-logo
時事
國衛院表示,mRNA技術製程快,便於重新設計序列以應對病毒變異株。左為首位臨床試驗施打莫德納疫苗的美國西雅圖女子Jennifer Haller。(達志影像)
國衛院表示,mRNA技術製程快,便於重新設計序列以應對病毒變異株。左為首位臨床試驗施打莫德納疫苗的美國西雅圖女子Jennifer Haller。(達志影像)
為何國內需如此急迫建立mRNA疫苗技術平台?原因之一是為因應變種病毒。「未來任何新興傳染疾病,mRNA還是最快速的技術平台!」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接受本刊採訪表示,目前全球10幾個獲得緊急使用授權的疫苗,都是利用中國原始病毒株的序列製成,但若病毒繼續變異,疫苗要針對變異序列重新設計,mRNA技術會比較快。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台灣正向莫德納爭取授權量產,由國衛院負責整合、盤點國內廠商量能。
他舉例,採用mRNA技術的莫德納,去年1月10日國際知名期刊《Nature》首次刊出中國投稿的新冠病毒完整基因序列後,同月13日美國國衛院(NIH)的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在短短2、3天內,就設計好mRNA序列交予莫德納廠商,接著在同年3月16日,一名西雅圖女子Jennifer Haller接種疫苗,成為第1位在臨床試驗施打莫德納疫苗的人,未來若要針對變異株重新設計序列,mRNA可在短時間內就修改好,但若是蛋白質疫苗製程,就絕對不可能那麼快。
因應疫情,國衛院這次也協助國產疫苗廠商進行動物實驗,並生產臨床使用的疫苗原液。(示意圖,總統府提供)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國內疫苗目前的技術平台主要以次單位疫苗(重組蛋白)為主,難以應付不同新興傳染病,國衛院的擴廠計畫就是為了建立開發疫苗的技術平台,減少廠商在臨床試驗初期的建廠投資,並提供不同技術、強化疫苗臨床試驗能力,加速產業升級與疫苗自製能力,同時在疫情爆發時承接緊急任務,立即開發因應疫情的疫苗,與政府的防疫單位協同作戰。
「我們不與民爭利,其他廠商不做的我們才做!」梁賡義強調,國內疫苗的基礎研究能力很強,但商品化過程因市場規模較小、投資風險高,如卡介苗、抗蛇毒血清,過去民間廠商不願花資源生產、或需求量不高的疫苗,就由國衛院生物製劑廠肩負起國安層級的防疫任務、負責生產。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