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調查,這則新華社報導的原文截圖,凌晨出現在PTT,但《新華社》官網並未出現該則報導,熟悉兩岸媒體的人士指出,PTT該則報導截圖與中國財經網記者徐和謙私人臉書的公開貼文吻合,依照官媒發布通稿的運作模式,應是新華社先通發給各媒體,準備在11日推播,但新華社上午卻遲未發稿,各家媒體才會有人提前引述報導,引發台灣內部各方議論。
知情人士指出,新華社是第一官媒,率先報導上海復星與台灣2大企業簽約,證實北京政府已對台灣由民間企業採購BNT疫苗已開綠燈,但關鍵在於目前已拍板合約條文,比較像是國際商務合約,也就是透過買方直接從德國原廠進口,才會傳出國台辦系統希望再調整合約,比照港澳模式,就是由上海復星代理後續進口相關事宜,3方簽約後卡在如何宣布的最後細節,中國官媒才急踩煞車,未正式發布新聞稿。
該人士表示,美日兩國從6月以來,分別對台提供疫苗後,目前全世界只剩中國還對台購買疫苗設限,甚至國台辦還不斷強調取得BNT疫苗只能透過上海復星這個「唯一洽購方」,讓國際輿論壓力不斷升高。
「合約走到這個地步,外界想得到的重大歧見其實都已化解」,參與合約談判的人士告訴本刊,合約內容已大致排除可以想到的政治因素,最快週一台股交易開盤後,鴻海、台積電兩家公司,就會同步發布重訊,而從新華社的新聞稿不難看出,中共官方確實意在重申上海復星在BNT疫苗的商業獨家利益,目前兩岸不論哪一方,都沒有人想背負讓合約簽不成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