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面對媒體是在林嘉欣的媒體視訊聯訪場合,阮鳳儀看起來斯文內向,聲音溫柔,話也不太多,到了之後與《美國女孩》監製林書宇、演員莊凱勛上金馬直播室接受金馬執行長聞天祥的訪問,她才顯露活潑本性,確定她真的是電影裡面那個喜歡騎馬、還會把妹妹關在門外的「芳儀」。
電影裡芳儀在美國是資優生(Straight A),回來台灣進入私立中學,成績卻是墊底,阮鳳儀說,她12歲回來台灣升讀國一,一整年成績都是吊車尾,國二回升到中段,「到了國三就比較開竅,認命說我應該不會回去(美國)了,要是還要再念一個我不喜歡的高中我會很痛苦,所以就死了心念書。」從吊車尾學生考進學風自由,排名又是第一、第二志願的師大附中,在那裡遇見對她影響尤深的影痴國文老師。
「高中和我媽糾結時,很多時間是靠寫作排解,文學一直都是我感情的出口。」也因此她去讀了台大中文系,研究所念得是也能「以作品說話」的電影,更有了夏于喬演出的那個角色,她讓「芳儀」參加演講比賽,還要她自己寫講稿,用意是要她說出一直想說,但不願或不想讓媽媽聽的話。
「原來劇本的初稿是要讓芳儀參加英語話劇比賽,可是我發現台灣原來有部電影叫《國中女生》,但這部片已經把英語話劇比賽拍得很好了,後來覺得由跟媽媽接觸過的班導師,讓芳儀參加演講比賽,還要自己寫講稿是比較好的安排。」
電影裡芳儀的演講稿只曝光了3句話:「這個世界上我最不想成為的人就是我的母親,因為她的恐懼會成為我的恐懼,而她的軟弱會使我軟弱。」許多觀眾都對講稿好奇,但阮鳳儀認為,整部電影就已經是芳儀的演講稿,即使她其實寫出了講稿全文,日後也不會曝光,就算出導演版藍光或劇本書之類當作特別收錄也不會,因此期待一窺講稿全貌的粉絲可能要失望了!
都說創作者述說自己的故事需要很大勇氣去挖掘自己,阮鳳儀勇於挖掘自己,卻對深刨媽媽的心態相當逃避,但這又是她不得不做的。「芳儀的心理成長有痛苦與不愉快的回憶,從她的角度都是媽媽造成的,但劇本不可能只有單一角度,所以我要花心力去思考媽媽為什麼會做這種決定?她一定有她的理由。」
阮鳳儀分析,芳儀的部分她可以回顧2003年,現在的她與那時的自己已經有一段距離,所以她能輕易掌握和探索。「但對於媽媽的角色,我的生命歷練就是還沒有到那裏,所以就很需要監製書宇與凱勛、嘉欣,他們已經擁有了這樣的生命歷練,能帶給我更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