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發展自製IP或買片,自家觀眾特性都是重要關鍵,王克捷說:「我們還必須經常性檢討觀眾特性是否出現改變,從收視的降低去了解有些東西真的不受觀眾喜愛。」不過他坦言,有時真的摸不透觀眾的喜好。
「例如復仇劇,原本想說看的人可能沒那麼多了,但收視表現卻是不錯的,觀眾的習慣有時真的不好掌握,加上現在高科技的發展,地球變成平的,資訊流通也快,許多東西的比較已經不侷限在台灣,可能是要和全球一起去競爭,所以我們得一直去觀察觀眾來做調整,因為不可能永遠只服務某一群人,必須隨著潮流去修正。」
此外,作品本身當然也是考量要素。王克捷提到Netflix的作法,「他們會將導演、編劇這些創作者作品的好壞轉換成數字,並用電腦來進行計算,利用最終數據來進行評斷,分數幾分值得花多少錢製作,這是他們運用大數據的方式。但我們沒有這套系統,靠的是同仁的智慧。」
作品的劇情、導演、編劇都是參考的標準,「我們會和公司同仁討論,靠過去的經驗和背景,並綜合多項標準來評估,無論是買片或拍片,都是這樣進行。」
旗下的三個頻道--第一台、綜合台、戲劇台也透過播出的節目類型來做明確的取向區分,如播出《娛樂百分百》的八大綜合台,「電視台的年輕觀眾逐漸流失中,雖然不容易,但我希望綜合台視更以服務年輕人為訴求的,所以綜合台播出的韓劇也比較少婆媽類型的。戲劇台我希望它可以是戲劇的航空母艦,因此安排台劇、陸劇、韓劇在這台播出。現在看電視的人減少了,加上串流平台的興起,老實說我的期望不如以前高,但站在服務角度,是希望各頻道都有相對清楚的形象,節目的選擇與製作模式等,都是我們理念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