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缺席的年代,靠記者開私家車、摩托車衝鋒現場、快速蒐集素材報導突發新聞,頗受市民追捧。開報之初,《蘋果》正是靠突發和娛樂新聞打響名號。與之前大量報章不同,商界出身的黎智英一開始就豪擲港幣七億元,一下子聘請近1000人的團隊,開創全彩印刷的報紙。從前報章一般定價港幣五元,《蘋果》不管,賣2元,銷量暴增。
「我們這些人當年很吃香,《蘋果》加很多人工(薪水)叫我們過去,因此《東方日報》也加人工,為了留人。」大雄回憶,《蘋果》掀動報業界的改革創新風潮,也帶動了薪酬上漲,人才上流。
1997年香港全體勞工平均月收入為港幣1萬1000元,進《蘋果》跑突發,剛入職月薪已達1萬3000至1萬5000元。有一千名員工的《蘋果》,突發組一百人,分早、午、晚、三更輪值,其中不乏從Pizza Hut等外賣摩托車手轉型而來的員工—在攝影還未數位化的年代,全靠摩托車手左閃右避,飛車運菲林(底片)回報社。
不過,突發新聞的一些操作,大雄坦承不能接受。「以前做突發新聞,很喜歡拿死者的大頭(相片)來登報紙。」為了拿到普通死者的大頭相片,突發記者要用盡「古惑手段」,例如佯裝政府社會福利人員去認識死者家屬。進入《蘋果》後,大雄申請調去了攝影部,與許多從本地媒體、外國媒體招攬而來攝影記者一起打拚。
掌充裕資源 人多力大
那是大平台用盡資源、不惜一切追新聞的年代。《蘋果》攝影組30人,不算突發,跑靜態新聞的港聞組數10人,中國組2、30人,起初還有分(中國)華南組,更一度有駐深圳記者。
大雄也多次和記者一起跑中國新聞現場,被扣查、威嚇、蓋指紋是家常便飯。2002年江澤民南下深圳巡視,幾個《蘋果》記者和大雄去現場,任務是拍攝江澤民車隊的相片,他們剛拿起相機,就被公安扣查。2008年汶川地震,《蘋果》至少8名攝影記者趕赴四川現場,剛開始一切順利,但不久後,當地學校被爆豆腐渣工程、死難學生家長維權,他們就被當局人員勸說不要繼續採訪。
不過,《蘋果》記者總要想盡辦法。2011年廣東烏坎村村民爆發抗爭,他們多人趕赴現場,起初坐上了懷疑是公安眼線的三輪車,一路被載去了警局。遭強行遣返深圳後,記者們再折返烏坎,最終聯繫上當地村民,小心運送他們進村。大雄記得,當時村民招呼媒體吃飯,光是壹傳媒集團的員工就坐滿二桌,有來自香港《蘋果日報》和《壹週刊》的,還有台灣《蘋果日報》和《壹週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