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 05:58 臺北時間

【抗中借鏡烏俄戰3】掀台海交戰致命弱點 軍事戰略高層喊話政府補破網

mm-logo
時事
中國對台的騷擾及威脅日增,國防院高層認為須打造台灣成為多面向的韌性社會,以增加中國武力犯台的成本。圖為共機擾台。(空軍司令部提供)
中國對台的騷擾及威脅日增,國防院高層認為須打造台灣成為多面向的韌性社會,以增加中國武力犯台的成本。圖為共機擾台。(空軍司令部提供)
觀察這次烏俄大戰,國防安全研究院(下稱國防院)重要高層向本刊表示,令人最訝異的不是烏克蘭撐那麼久,而是俄羅斯太輕敵,甚至整個作戰計劃都是錯誤的,對台灣來說,這次是很好的契機,讓全體台灣人看見並開始重視全民國防,一旦全民參與,中國才會覺得台灣很難攻,讓他們的戰爭想定更難達成;政府應藉此全面體檢,提高電力、資訊等基礎設施的彈性與韌性,每年應發布國家韌性報告,打造台灣成為一個「多面向的韌性社會」,增加中國武力犯台的成本及代價。
何謂多面向的韌性?該名高層直言,台電儘速把智慧電網建立起來,否則台灣電力一旦暴露出高度脆弱性,戰時就會成為中國的目標,又如停水時,政府有沒有靈活的機制快速處理問題?另包括數位、治理、民生、關鍵基礎等社會各面向的韌性都須強化,當社會有了韌性之後,人民才不會恐慌,同時也增加中共犯台的成本,無法分化台灣,而被迫要往更多軍事成分去走,但軍事我們已有準備,加上台灣有很多天然屏障,當戰爭拖愈久,台灣就愈難攻下。
303大停電暴露台灣電網弱點。國防院高層直指,應打造台灣成為多面向的韌性社會,戰時才能避免外敵分化。圖為高雄興達電廠。
他說,國防戰略必須思考的核心問題是:戰爭目的是什麼?戰爭結束的想定又是什麼?通常戰爭的最終目的都是政治,也就是取得統治,以中國犯台而言,攻台後可能會盡力讓台灣的戰略、戰力無力化,手段可能透過給台灣人民一些經濟上的誘因,或讓台灣停電個2、3天,甚至透過社群、網路戰,製造台灣內部矛盾與混亂,藉以分化台灣民意、逼政府出來談,因此,我們必須增強社會多面向的韌性,讓中國發動戰爭背後的想定及政治目的沒辦法達成。
對於烏俄局勢,總統蔡英文譴責俄羅斯片面侵害烏克蘭的主權,並強調台海局勢和烏俄不一樣,國軍有堅定決心維護台灣安全。(總統府提供)
「全民國防不是要煽動戰爭,而是維持和平!」該名高層進一步說,當台灣社會已具備多面向的韌性,加上全民國防的意識深植人心,就像這次的烏克蘭一樣,人民展現愈多的決心,國際社會也會愈願意幫忙,當台灣沒有宣布法理台獨,中國攻台的正當性就會削弱,何況台灣的晶片供應遍及全世界,萬一發生戰爭,相信第一時就能獲得國際社會的聲援與支持。
國防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所助理研究員曾怡碩也認為,這次烏俄大戰凸顯精神戰力非常重要,俄羅斯因過度自信,並沒有在一開始就打掉烏克蘭的網路、電力等資訊基礎設施,推測是希望能夠在烏克蘭內部展開認知作戰,但就像疫情一樣,認知作戰的「社群免疫」會有時效性,病毒會不斷演變,這次烏國及西方國家早有準備,加上俄羅斯作為攻擊方,並沒有在自己國家內部先精神動員,這是俄國失算。
國防院助理研究員曾怡碩認為,這次烏俄大戰凸顯精神戰力非常重要,俄國因太過自信而失算。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1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