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多面向的韌性?該名高層直言,台電儘速把智慧電網建立起來,否則台灣電力一旦暴露出高度脆弱性,戰時就會成為中國的目標,又如停水時,政府有沒有靈活的機制快速處理問題?另包括數位、治理、民生、關鍵基礎等社會各面向的韌性都須強化,當社會有了韌性之後,人民才不會恐慌,同時也增加中共犯台的成本,無法分化台灣,而被迫要往更多軍事成分去走,但軍事我們已有準備,加上台灣有很多天然屏障,當戰爭拖愈久,台灣就愈難攻下。
他說,國防戰略必須思考的核心問題是:戰爭目的是什麼?戰爭結束的想定又是什麼?通常戰爭的最終目的都是政治,也就是取得統治,以中國犯台而言,攻台後可能會盡力讓台灣的戰略、戰力無力化,手段可能透過給台灣人民一些經濟上的誘因,或讓台灣停電個2、3天,甚至透過社群、網路戰,製造台灣內部矛盾與混亂,藉以分化台灣民意、逼政府出來談,因此,我們必須增強社會多面向的韌性,讓中國發動戰爭背後的想定及政治目的沒辦法達成。
「全民國防不是要煽動戰爭,而是維持和平!」該名高層進一步說,當台灣社會已具備多面向的韌性,加上全民國防的意識深植人心,就像這次的烏克蘭一樣,人民展現愈多的決心,國際社會也會愈願意幫忙,當台灣沒有宣布法理台獨,中國攻台的正當性就會削弱,何況台灣的晶片供應遍及全世界,萬一發生戰爭,相信第一時就能獲得國際社會的聲援與支持。
國防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所助理研究員曾怡碩也認為,這次烏俄大戰凸顯精神戰力非常重要,俄羅斯因過度自信,並沒有在一開始就打掉烏克蘭的網路、電力等資訊基礎設施,推測是希望能夠在烏克蘭內部展開認知作戰,但就像疫情一樣,認知作戰的「社群免疫」會有時效性,病毒會不斷演變,這次烏國及西方國家早有準備,加上俄羅斯作為攻擊方,並沒有在自己國家內部先精神動員,這是俄國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