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3D化需仰賴3D藝術家,由邦鼎科技組建團隊,一幅2D畫作轉為3D平均工時30小時。邦鼎科技創辦人兼總經理吳雲中表示,前期日方先針對畫作提出修改意見,最後再看畫作進入藝廊的整體感。
除了技術,天野喜孝更重視「感性」,意即3D化後仍保有原作的精神與特色。吳雲中指出,3D藝術家必須先「讀懂」畫作,並有足夠的美感,才能勝任製作3D模型。特別的是,部分作品以360度雕塑呈現,但原畫沒有呈現角色背面的樣貌,3D藝術家也必須自行「腦補」創造。
曾任職遊戲業的吳雲中補充,如果是做一款遊戲,3D美術可以分工合作,「例如有人專門設計衣服、有人捏臉,類似流水線的工作方式。」但負責天野喜孝VR美術館的3D藝術家們各自對畫作的詮釋不同,必須從頭到尾把一幅畫完成,也是一項挑戰。
觀眾不受空間限制,只要戴上VR裝置,就能在線上虛擬美術館中行走,還能貼近作品細細欣賞。吳雲中說明,早期的VR技術只能感知頭部轉動,現在的技術可以讓使用者移動位置,在虛擬世界進行更真實的互動。他回憶,製作初期把天野喜孝的幾幅畫作放進虛擬藝廊,搭配簡單的光線效果,漫步在美術館時異常感動,「那時我覺得這應該就是未來。」天野喜孝則認為,進入3D世界可感受到與角色身在同個空間,是過去藝術表現未能實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