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人士指出,邊境開放依對象區分,可分為4階段,依序從放寬商務客總量管制、開放團客、開放自由行,最後才會回到無管制開放。目前亞洲鄰近國家也都還未全開,以最多國人前往旅遊的日本為例,6月起才開始試接團客,韓國、新加坡雖開放自由行入境,但都須施打兩劑疫苗才免隔離,並非無條件全開。
至於入境管制措施,黨政人士表示,大概會分兩階段放寬,目前入境是「7+7」,第一步會先放寬到跟未打滿三劑的居隔者一致的「3+4」;接著一旦居隔者的隔離天數全降為「0+7」,才會進一步討論國外入境者能否跟進成為「0+7」。
指揮中心根據專家會議建議的方式,入境者仍會以3劑疫苗做為實施的門檻,只要接受完整疫苗注射的入境旅客,在國門完成篩檢後就能入境,不用再接受隔離。未來是否要逐步開放成施打2劑,則視實施情況調整。
不過,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認為,台灣疫情曲線在下降中,指揮中心需開始思考將新冠疫情視同流感化,如果6月底將疫情當成流感化監測,也能鬆綁隔離檢疫措施,7月中旬就應考慮邊境解封,最遲則在8月。
對此,決策高層表示,相關管制措施環環相扣,一旦評估條件許可,才能往下一步邁進。目前確診者的隔離天數仍維持7加7,若依密切接觸者、入境者的管制經驗來看,要待確診者的隔離天數縮短,討論法定傳染病降級的聲音才會逐漸出來,政府目前仍以「逐步鬆綁國門限制」、「分區檢討戴口罩規範」,來讓民眾接軌疫情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