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7 05:58 臺北時間

【娛樂透視】多元驚悚題材布局 恐怖漫畫搶攻分眾時代

mm-logo
娛樂
食夢蟹與黃踹攜手創作山難懸疑驚悚作品《永夜山》,揭開人性黑暗。(蓋亞文化提供)
食夢蟹與黃踹攜手創作山難懸疑驚悚作品《永夜山》,揭開人性黑暗。(蓋亞文化提供)
相較日本、韓國,台灣漫畫家基數不多,但創作類型日趨多元,由於恐怖漫畫內容刺激、題材鮮明,讀者黏著度高,逐漸打開市場。
黃踹與食夢蟹的《永夜山》以「人性恐怖」為核心,打造台灣少見的山難懸疑驚悚漫畫;阿慢的《百鬼夜行誌》系列是近十年台灣短篇恐怖漫畫翹楚,在故事加入獨特幽默,IP歷久不衰。
恐怖漫畫可分為靈異鬼怪、獵奇血腥與懸疑驚悚等,有一定的市場基礎。70年代楳圖一雄的《漂流教室》問世,影響擴及影視界;90年代伊藤潤二作品更席捲全球,讓恐怖漫畫打進主流。包括伊藤潤二《漩渦》《富江》、美國史提夫尼爾斯《惡夜30》與韓國吳城垈《整容液》等,紛紛改編為電影,證明恐怖漫畫的商業潛力。
特別的是,恐怖漫畫不僅有超自然的玄怪現象,人物的心理往往更為驚駭。台灣漫畫家黃踹與漫畫編劇食夢蟹共同創作的《永夜山》,即以靈異世界為背景,呈現人性黑暗的恐怖。
食夢蟹(右圖左)與黃踹(右圖右)攜手創作山難懸疑驚悚作品《永夜山》,揭開人性黑暗。
《永夜山》描述7名登山客擅闖花東山區祕境,卻遭遇詭異暴風雪,被困在永遠的黑夜,7人埋藏祕密、各有盤算,最終5人死亡、1失蹤,唯一生還的是一名會用錄音筆記錄生活的自閉症患者,警方只能靠這支錄音筆尋找線索,解開謎題。
食夢蟹表示,會以登山為題材,靈感來自1959年俄羅斯烏拉爾山離奇山難事件。當時九名年輕登山客曝屍山野、死狀悽慘,該歷史曾改編為電玩,「體驗遊戲後,我發現山難很適合發展為驚悚故事。」於是繼2018年恐怖漫畫《人面花》獲好評後,食夢蟹與黃踹再度攜手,分別負責編劇、分鏡及作畫。
《永夜山》由食夢蟹編劇、黃踹負責分鏡與作畫,以「被揭開祕密的恐懼」貫穿全作,營造詭譎驚悚感。(蓋亞文化提供)
《永夜山》由食夢蟹(左)編劇、黃踹(右)負責分鏡與作畫,以「被揭開祕密的恐懼」貫穿全作,營造詭譎驚悚感。
《永夜山》採倒敘法,故事開頭已發生慘案,藉由主角(生還者)的錄音筆抽絲剝繭,營造「誰是凶手」的懸念,「思考這些登山客為何遭遇殺機,當中牽扯的愛恨糾葛,是編劇最大的挑戰。」食夢蟹指出,以往創作是以主角為敘事核心,單線劇情為主,「但《永夜山》是眾人殺成一片修羅場,主角也身在其中。」必須鋪陳所有角色的因果關係,編劇上較為複雜。
心事不能明講,只能以肢體語言表達情緒,也要適時使用狀聲詞。
阿慢的畫風受伊藤潤二影響,在眼部畫線條能散發陰沉與恐懼。圖為台灣民間傳說紅衣小女孩。(時報出版、阿慢提供)
恐怖漫畫不像電影,可用音效營造驚悚氛圍,透過漫畫語言傳達顫慄的情境,是創作重點。《永夜山》有許多壓抑不安的靜態場面,黃踹將食夢蟹的文字圖像化,以細節描繪內心暗潮湧動的人們,「角色各懷鬼胎,表面是普通閒聊,但底下藏著算計,一個眼神就有很多含意。」他強調,心事不能明講,只能以肢體語言如「握拳」表達情緒。也要適時使用狀聲詞,如腳步逼近的「喀…喀…」聲,讓讀者產生代入感。
恐怖漫畫的「斷點」是關鍵,每回故事之間須吊人胃口,驚悚懸疑題材尤其適用。食夢蟹舉例,《永夜山》共有20回長綱,要先想好每一回的結局,找出19個吸引人的破口,「使讀者想看下一場戲。」
蓋亞文化漫畫部總編輯李亞倫認為,食夢蟹布局縝密、黃踹對人性有獨到見解,《永夜山》巧妙結合底牌被拆穿的憂慮與受困山中的恐懼,讓讀者好奇每個角色的祕密,一起擔驚受怕。
阿慢(下圖)自2013年出道,以《百鬼夜行誌》走紅近10年,是台灣短篇恐怖漫畫翹楚。(時報出版、阿慢提供)
有「台灣鬼王」之稱的漫畫家阿慢在部落格成名,其短篇恐怖作品《百鬼夜行誌》以日常為靈感,辦公室、計程車、醫院、健身房和電影院都是他的鬼故事場景,2014年起在網漫平台連載,至今總觀看數達1.4億次。另外發行6本實體漫畫,內容包含校園怪談、鄉野傳說及恐怖凶宅等,累積近9萬冊銷量。
《百鬼夜行誌》主角是一隻小紅鬼,「原型來自日本的赤鬼,我希望有一個角色代表我,投入在其中。」漫畫裡的小紅鬼相當膽小,與阿慢如出一轍。他解釋:「膽子大的人,看再恐怖的東西都沒感覺;膽子小,一點風吹草動就很敏感,適合創作恐怖漫畫。」
阿慢自2013年出道,以《百鬼夜行誌》(上圖)走紅近10年,是台灣短篇恐怖漫畫翹楚。(阿慢提供)
阿慢回憶,小時候看的第一本恐怖漫畫為伊藤潤二的《人頭氣球》,除了是創作啟蒙,也影響他的畫風,「比如在眼睛畫線條不僅能突顯陰沉感,還能散發恐懼。」此外,阿慢「恐怖與搞笑只有一線之隔」的座右銘,則受伊藤潤二《貓日記》陶染,「養貓的故事雖搞笑,畫風卻很恐怖,形成奇妙氛圍,我決定把這樣的特色放進漫畫。」因此阿慢的恐怖故事可能出現搞笑結局,輕鬆的日常也可以變為恐怖故事。
會想辦法讓讀者猜不到結局,甚至用反轉手法,看到最後一格才真相大白。
《百鬼夜行誌》在網漫平台連載8年,達到1.4億次觀看。(翻攝自LINE WEBTOON)
「恐怖漫畫像一道緊閉的門,讓人好奇門後的風景。」阿慢指出,恐怖故事的魅力是對未知的探索,會想辦法讓讀者猜不到結局,甚至用反轉手法,看到最後一格才真相大白。此外,短篇漫畫不像長篇漫畫可以慢慢堆疊恐懼,第一時間要讓讀者沉浸到故事,在篇幅內完成起承轉合。
阿慢每星期在網漫平台連載2回作品,至今8年未間斷,為了想題材,新聞時事也是靈感來源,「我如果對某個議題有想法,會把它包裝成鬼故事。」例如曾有感飼主遛狗不牽繩引發車禍,畫了死去的狗回到陽間「報復」主人的故事,「希望讓社會有些省思。」他也擅長將民間傳說融入自己的想像,把台灣的「紅衣小女孩」「人面魚」,日本的「花子」「座敷童子」,轉化成新的漫畫情節。
時報出版主編陳信宏觀察,阿慢筆下的鬼有人性,不光是嚇人,加上獨特幽默及Q版畫風,是多年持續受歡迎的原因,讀者年齡層橫跨國小生到上班族,「還有小朋友帶著爸媽一起參加簽書會。」
阿慢(右)的Q版畫風及獨特幽默,讓《百鬼夜行誌》有不少年輕粉絲。(時報出版提供)
對於台灣恐怖漫畫發展現況,蓋亞文化漫畫部總編輯李亞倫指出,由於台灣漫畫家基數不多,喜歡或擅長恐怖漫畫的相對也少,但近期有慢慢增加的趨勢。「目前以小品類的創作居多,偏愛恐怖漫畫的讀者恐怕有沒被餵飽的感覺,所以只要故事夠精彩,不怕被埋沒。」陳信宏則表示,現在是分眾時代,恐怖漫畫主題、訴求明確,絕對有市場潛力。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