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凱迪寫了一首關於《兜兜風》的詩,名為《電影從一首詩開始》:「我的父親是一個木工,也是一個賭徒/後來我拍電影了,才發現我也是個賭徒/他常常開玩笑說/他的小拇指不是被機器鋸斷的/而是賭博輸掉的/我跟他不熟/一年說不上幾句話/曾經有一年的清明節/我跟他一起去掃墓/我們走入靈骨塔裡/卻找不到祖父的骨灰罈/我跟著父親的腳步/在塔裡繞著圈圈/他走得很快/一下子不見人影/我在找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則是/找不到他爸爸….」。
詩裡爸爸是賭徒、在靈骨塔裡跟丟等元素,也放進《兜兜風》裡,不過該片的形成卻是不斷修改的結果。2013年詹凱迪從北藝大電影研究所畢業後,雖然想拍電影,但父親剛好重新創業,從事木工藝品製作,希望詹凱迪協助行銷。
「爸爸以前做檜木門,後來政府禁伐檜木,他又愛賭博,就沒做了,曾經去當工地主任,建商房子蓋到哪、他就到哪,居無定所,像是遊牧民族。有段時間我們沒聯絡,關係不好,也覺得他很荒唐、不顧家、離婚,但後來我結婚、有孩子,他很高興,剛好那是我畢業、找工作的空窗期,他要我幫忙,就一起創業。」
詹凱迪眼中的父親是那一代典型趕衝、敢拚的生意人,頭腦轉很快。「人家在做傳產,他已經看到有人做直播拍賣,就用這個方式,全部木料、產品都一元起標,也不怕賠,我不敢。他說,賠一個月就會賺。果然一個月不到從10個會員變成2、3萬,他抓準人們貪小便宜的心理,即使後面維持可能有困難。」
這段時間的相處,詹凱迪看到父親的優缺點,也因父子合作,有較穩固的經濟基礎,但2014年曾以《泳漾》獲金穗獎最佳劇情片的他,仍有拍片夢想。2015年因當時社會充滿畢業不知何去何從而延畢的學生,詹凱迪開始寫短片《延畢生》的故事大綱,講在戲院打工延畢生的生活與愛情,想拍成類似美國1960年代經典電影《畢業生》的作品,但編寫過程卻寫成親子家庭的故事。」
由於周遭的人都不看好《延畢生》的題材與形式,詹凱迪又大幅修改,不到一個月就完成僅27頁的劇本《兜風》,還入選優良劇本獎。經過一番努力,《兜風》拍成了電影《兜兜風》,飾演父親的男主角林鉅也入圍去年金馬獎最佳新演員。
詹凱迪戲外與父親從疏離到合作的經過,孕育出《兜兜風》這部刻畫父子關係的電影,但父子習題依然待解。「電影裡我用兒子背負著父親往前,呈現兩人的情境,那也是現實裡我必須面臨的事情。對我而言,家人的理解大於和解,我們之間本來就不太多話,他知道我在做什麼就好。」
《兜兜風》將於9月30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