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22日到台中,出席民進黨台中市長候選人蔡其昌的競選總部成立大會,這是蔡英文一個月內2度到台中替他站台,她呼籲民眾支持「行動派的市長候選人蔡其昌」。蔡英文說,4年前台中換黨執政,至今一直沒有重大建設,捷運沒動工、水湳會展中心沒完工,「台中市的未來,不能再等待」「選對一個人,能夠改變一個城市」。
展現行動力 追趕建設
蔡其昌接受本刊專訪表示,從被徵召、疫情和緩後開跑至今3個多月,在全市演講600多場,「這就是我的行動。」他說,沒有體魄、腳力,怎麼講600場?若選舉都沒行動力,當選怎麼可能會有行動力?他要展現態度、提出願景,來讓選民相信。
對於台中的停滯不前,蔡其昌頗有感觸,他批評盧秀燕4年來只重視公關形象,「不做不錯、少做少錯。」市政建設及城市競爭力嚴重落後,已輸給高雄市。台中捷運藍線在林佳龍擔任市長時代,規劃進度本來超前高雄捷運黃線,盧秀燕當市長4年後,高雄黃線已經準備動工,台中藍線卻還在原地踏步,「一回頭已百年身,我們又輸了4年!」
他直問:「盧秀燕要如何追趕這些落後的市政建設?我看不到!」蔡其昌表示,台中的先天體質優,後天卻不良,盧秀燕執政4年來很明顯行動力不足,沒有積極解決事情,城市競爭力愈來愈弱,只想透過公關手法包裝她的個人形象,但媒體評比的施政滿意度,她今年已掉到第17名,且幾乎每一年都在六都中吊車尾。
「台中4年來有哪個建設讓居民覺得光榮、被外地人稱羨?」蔡其昌舉例,高雄輕軌一張龍貓隧道的照片,近日在網路社群瘋傳,屏東舉辦的燈會以及圖書館、公園等建設,甚至林佳龍市長時期改造的綠川,這些都被外地人看見,城市光榮感與幸福感就是這樣建立起來,這也是他當選市長後,想要著手打造的。
長短程計畫 以氣換煤
蔡其昌強調,相較於盧秀燕,他當選將會是「行動派的市長」,不只要讓台中捷運藍線在4年內動工,其他路線也會四線齊發。至於盧秀燕4年前競選市長時強調「空氣換新」,他說,4年過去台中還是一樣,霧濛濛。選民質疑空汙,盧就說要關電廠;面對企業質疑,盧又說供電無虞,見人說人話,沒有一致中心思想。
他說,將以長、短程計畫改善台中空氣品質,他在立院已提案台中發電廠「以氣換煤」,先蓋燃氣機組、天然氣接收站,確保供電無虞再關煤,循序漸進,到2035年時一塊煤都不能燒。
蔡其昌說,台中在城市競爭中要能勝出,就是要積極招商,提升市民居住幸福感與薪資所得。例如他提倡「以氣換煤」,作法穩健、具體可行,企業界聽得懂,就會敢來投資,此外他也會加速工業區土地的取得,協助企業設廠。
招商要能成功的另一個關鍵,就是要想辦法替企業降低外部成本,蔡其昌說,他當選市長,要將台中打造為「生活城市」,若有便宜的大眾運輸可搭,舒緩通勤塞車,年輕人就會覺得住這裡不錯,願意來居住就業,企業徵才也會更順利。又或者,他要將台中市現在約一千多戶的社會住宅,在未來4年加速興建至8千戶,公托覆蓋率從現在的1%提升至5%,他並率六都之先喊出國中小營養午餐免費,這些都是讓城市生活機能更上一層樓,協助企業外部成本降低。
「這些事情不只是要讓台中成為最友善年輕人的都市,也是協助企業滿足生產所需的條件,讓企業在台中的獲利能力上升,整個城市的薪資所得也才會逐年往上調整。」蔡其昌說。
未承擔責任 只見虛名
盧秀燕從4年前競選期間就自稱是「媽媽市長」,蔡其昌批評,當外界檢討盧秀燕施政決策時,她就把媽媽的形象政治化,搞得好像在檢討媽媽一樣,但這是她犯下的錯誤。盧秀燕既然號稱是媽媽市長,那市民會思考,媽媽市長應該承擔怎樣的角色?
他說,作為一個媽媽市長,應該把治安弄好,保護市民,不會讓台中市被外地人嘲笑是「慶記(台語「子彈」之意)之都」「球棒之都」,但由盧秀燕親自主持的治安會報次數卻連一半都不到,這樣治安會好?另外,當一個媽媽市長,會希望孩子出門快速、方便,而讓捷運快速興建;媽媽市長也不會讓孩子生活在空氣不好的地方,但台中的空氣品質全國排名卻從林佳龍時代的第11名,掉到12、甚至13名,這讓大家發現,盧秀燕雖然號稱自己是媽媽,卻沒辦法像媽媽一樣保護、照顧這個城市的市民。
端務實政見 終場決勝
蔡其昌比喻說,當市長應該是一個城市的大廚,若市長每天只想光鮮亮麗,重視包裝及公關,市民就只能吃泡麵,因為她只願意燒開水卻不願意沾惹油煙,「但台中市民不能一直吃泡麵,要讓市民吃滿漢全席,就要有個願意承擔、進得了廚房、弄得全身髒兮兮的大廚,才能端出一桌好菜!」
今年選情全台偏冷,各黨都尋求催出基本盤,蔡其昌說,這次選舉大體而言是慢熱型,到選前40天,選情溫度比以往都還不熱,慢熱選舉的決戰時間點會往後移,最後一個月變得很關鍵。台中作為一個可藍可綠的搖擺城市,前2任市長都沒能連任,顯示市民很挑剔,期待「下一個會更好」。
他說,台中市民較多是務實理性的經濟選民,因此候選人有沒有足夠的政見,能吸引選民注意力,是選戰勝出關鍵,候選人必須理性務實地面對選戰,不潑髒水。因此他一路以來,透過各種媒體清楚說明自己的政見,也經由勤跑演講場跟民眾接觸,用市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及具體行動讓市民看見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