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小檔案
- 年齡:43歲
- 出生:台北市
- 學歷: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政治大學法律系、外交系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博士
- 經歷:萬澤外國法事務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美國WSGR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第九、十屆立法委員
下午5點,開票結果一路領先,蔣萬安的競選總部裡,每一個人臉上都充滿笑意,婆婆媽媽們搶著跟蔣萬安的人形立牌合照,此時大舞台上一位來賓突然喊:「讓我們歡迎蔣萬安市長!」
觀眾席、記者席譁然,紛紛站起,現在就要發表勝選感言了嗎?原來是來賓太激動,口誤了。氣氛會傳染,接著7、8位做基層輔選工作的國民黨長輩們上台,講著誰誰誰固票辛苦,誰誰誰在逆境中把選區的票顧到跟民進黨平盤,越講越激昂,回頭一看大螢幕,差距拉開了,不忍了,興奮大喊:「台北市選出一位最年輕的台北市長,他的國際觀將讓台北市成為中華民國的最大舞台、國際焦點,對不對?」「我們贏回台北市了!」「中華民國萬歲!」
菁英型人設 繼承傳統
這10年,國民黨每次選舉總是效仿Apple、Facebook這類高科技公司的發布會,每個候選人都要穿上牛仔褲、素色襯衫,讓自己顯得像新創企業的CEO。蔣萬安參選台北市長,人物設定就是如此:矽谷律師、法律博士。競選符號是一個多彩的無限符號,像祖克柏的元宇宙,一項項政見是一段段美好的標題:「讓世界的行事曆上有台北」「讓嬰兒的啼哭聲成為台北的交響樂」「把台北打造成國際的、生活的、科技的和創新的城市」。
你是一個挑戰者?還是固守者?選前一個月,蔣萬安接受《鏡週刊》專訪談政見,談話間順口問,他猶豫了一下又很快回答:「不管中央還是地方,我們都是在野,中央是民進黨執政,地方是柯文哲執政,我們當然是一個挑戰者。」他捨去了「我」,改用「我們」,意味著壓在他肩頭的是百年老店的招牌。他的對手,一位是防疫指揮官、前衛福部長陳時中,另一位則是20年市政經驗的前副市長黃珊珊。
蔣萬安的挑戰,該從2014年說起。那一年國民黨輸到只剩總統府,之後更連總統府也輸掉。照蔣萬安的說法,他決定從政,是那年有感於外界批評國民黨沒有年輕人,他想證明國民黨不是沒有年輕人,於是隔年參選立委,「我2次立委選舉,大環境都對國民黨不利,在逆風之下。」
他的確是國民黨的年輕人。這間百年老店不培養新人,講的是關係與血統,朱立倫、馬英九、郝龍斌、連勝文、吳志剛、丁守中,不是有個厲害的身家背景,就是有一層層連帶關係。蔣萬安除了父親蔣孝嚴是前總統府祕書長、外交部長,還有個中華民國第一家族的姓氏,蔣中正的「蔣」、蔣經國的「蔣」,他外貌俊秀,留美學歷,謙虛禮貌,更是讓支持者回想起馬英九,以及馬英九帶領國民黨重新執政的那段榮光。
身世雙面刃 仍聚眾望
這次選戰,他登場時便是逆風。3月表達意願參選,開始拜訪基層,5月國民黨直接徵召,一開始被譏笑無作為是佛系選舉、躺平族;推出政見被酸只有一張紙沒具體內容;廟前擺一桌小吃做直播,被截圖嘲笑貴公子眼神死吃不了平民美食。到7月,媒體人周玉蔻質疑他的蔣家血統,重提他父親蔣孝嚴的緋聞舊事,弄得被影射的張淑娟按鈴申告時崩潰痛哭。媒體人黃清龍更出書,就《蔣經國日記》的內容,推論他父親的生父應是郭禮伯,所以他該叫郭萬安。
談身世,蔣萬安有一套很安全、很固定的故事:10歲時蔣經國過世,身邊師長同學都說過世的總統是他爺爺,但他無法確定自己是不是總統的孫子,國中時,在圖書館翻看周玉蔻撰寫的《蔣經國與章亞若》,見書內父親與叔叔的名字,讓他深感震驚,但藏在心裡,直到高中才從父親口中得知身世,27歲那年跟著父親改姓,由章萬安變成蔣萬安。
他掃街時被婦人嗆聲,要他交出DNA。他上節目說那時忍不住心想:「現在嗎?」我們多次跟著他掃街,只見他勤勤懇懇握住每一雙手,攤商請他試吃烤肉串,他立刻脫下口罩一口吃掉,含過的牙籤交給老闆,也不怕牙籤上的口水被拿去驗DNA。
思想坦克總編蔡其達認為,質疑蔣萬安的血脈真實性,並不影響深藍選民對他的支持。蔡其達以日本封建時代的幕府、大名為例,如果沒有直系血統,就會透過招贅或養子找繼承人,重點在:「這個繼承人必須符合他們心中認定的模樣。所以蔣萬安的支持者不在乎血統是不是真的,有沒有才能也不是重點,只要外型符合心中的人設:長相斯文、個性溫文儒雅。」
挑戰或固守 難見真心
熟悉蔣萬安的人總是用這些字眼來形容他:穩健、謹慎、理性,這些特質讓他顯得無趣。面對敏感議題,他往往一碰觸就退縮。例如《促進轉型正義條例》,90歲的政治受難者蔡寬裕想遊說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曾多次幫忙安排會面,也曾就民進黨提出的版本「受害者平反條文」投贊成票,但總計68次投票中,也就這麼一次。他支持同婚法案,但長老教會前來拜會,要求他變更立場,街頭拜票又被反同婚的民眾怒罵表示不再投給他,因此只投過3次贊成票。中正紀念堂轉型,他建議可改名為台灣建設紀念館,發現黨內不高興,更是沒了後續。
他該是個挑戰者,但選舉中他謹慎到成了固守者。他毫無大膽想法,談蔣中正、蔣經國,像國立編譯館的歷史課本那樣,讚美2蔣對台灣建設發展有功,缺乏針砭。選戰期間適逢同志大遊行,他不參加,僅在專訪時表示當選台北市長之後才會參加。
政治評論者溫朗東認為,蔣萬安初登場時,走清新進步派路線,但選情低迷,直到大幅引進以趙少康為首的戰鬥藍,才有效凝聚藍營選票。溫朗東形容:「蔣萬安是一個自己不會編劇也沒有想法的演員,直到一群很有主見的深藍長輩們跑出來之後,他就變成一個很強力、很懂得背誦稿件的演講機器。他的演講讓人覺得鏗鏘有力,但缺乏實質內容,也不太像發自真心。」
最年輕紀錄 尚待觀察
溫朗東以電視辯論會舉例:「只要講稿上背不到,無法完全準備的提問,蔣萬安的回答都特別差,顯現他在整合思考是偏弱的,這一點會如何影響台北市政,還要後續觀察。」
這天晚上8點發表勝選感言,他與父母、2位姊姊、妻子、兒子一同站在台上,身後是一排為他顧基本盤的國民黨長輩們。他向陳時中、黃珊珊致意,稱為可敬的對手,稱台北是美麗的家鄉、充滿魅力的城市,「我對台北的使命、對這片土地的情懷、市民朋友對我的期待與信任,都是我最重要的初心與後盾。」
蔣萬安的挑戰正要開始,但有個東西,他已超越前人,挑戰成功。
從1945年國民黨來台灣起算,在蔣萬安之前,最年輕的台北市長是當時44歲的陳水扁。蔣萬安1978年出生,台北市長就任日期是12月25日,而他的生日是12月26日,因此他以1天之差,超越陳水扁,以43歲之姿,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北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