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人邱復生在《悲情城市》33週年感言中提到,「因緣際會下,經由與我同赴坎城的同事陳國富建議與侯孝賢導演合作,集合他的幕後技術團隊,一起和這群台灣新電影菁英們,為此心願築夢。」一開始侯孝賢提出從日治、戰後二二八事件到國民黨政府來台的《悲情三部曲》史詩構想,後來選擇以基隆林氏家族為主軸,發生於1945年日本戰敗到1949年底的故事。
就內容而言,《悲情城市》是第一部涉及二二八事件的台灣電影;以製作面看,在聲音、器材與後製等專業上的努力,影響後續國內電影技術的升級與開展。
從市場行銷觀點來講,當年聘專人擔任從拍攝到海外影展的國際宣傳,由香港影評人舒琪負責海外統籌,曾邀請國外媒體記者來台到拍片現場採訪。為了讓國外觀眾清楚理解故事背景與來龍去脈,特別製作手冊,片中人物關係圖表還附上演員的劇照,看片之前即可迅速知道角色長相與關係。例如片中林家四兄弟就附上陳松勇、高捷、梁朝偉的照片,但因老二林文龍從頭到尾都未現身,圖表中也以空白呈現。
另在威尼斯影展期間發行的Variety Daily雜誌刊登《悲情城市》全版廣告,文案主打「台灣政府屠殺上萬人民」(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massacred more than 10,000 of its own people.),令人與當時才發生3個多月、震驚國際的六四天安門事件產生連結;而該片在台灣上映時強調「這個故事在今天以前,你聽不到,也不能講」的文案。這些文宣策略除了有助奪獎,且轉化為票房聲勢。
當年《悲情城市》預算約1,900萬元,全台賣座約8,000萬元,換算為現今票房約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