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5 05:58 臺北時間

【娛樂透視】《孩子,你好嗎?》多面向看教育 李心潔籌製紀錄片跨幕後

mm-logo
娛樂
李心潔導演的《山頂小屋》主題圍繞華德福幼兒園的教育理念與師生關係。(甲上提供)
李心潔導演的《山頂小屋》主題圍繞華德福幼兒園的教育理念與師生關係。(甲上提供)
金馬影后李心潔監製的《孩子,你好嗎?》系列紀錄片,動員電影界人脈,請到馬來西亞新銳導演陳勝吉、池家慶和夫婿導演彭順等參與,由個人生命故事、華德福教育、在家自學、華文學校教育等角度,多方探討教育議題。
從尋找金主、組織製作團隊到發行宣傳,李心潔親力親為,甚至分享自己的成長心路歷程,還首度擔任導演拍攝其中一部,替幕後創作之路打下基礎。
2007年,李心潔與好友楊采妮、梁詠琪、許茹芸共同成立「小黃花慈善基金」,在馬來西亞與香港致力於扶助弱勢家庭兒童。多年來的投入與對身心靈發展的重視,讓李心潔的關注層面擴及教育領域。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得知許多學童得視訊上課、但家長難以配合,更覺得教育的重要,決定採取行動,策劃了《孩子,你好嗎?》系列紀錄片。
「因為疫情不能出門,我在家開始構思,就兒童教育議題找人討論,希望以紀錄片呈現馬來西亞各種教育工作者如何努力改變、聆聽家長選擇教育方式的初衷、看看不同教育體系下孩子的成長。」李心潔在眾人協力下,規劃華德福教育、在家自學、華文學校教育等3個主題,加上以她為主角檢視自己的成長與為人父母的感受,分別形成4部紀錄片的主軸。
確定系列紀錄片的方向後,李心潔一方面透過「小黃花慈善基金」籌募攝製資金,同時尋找拍攝班底,首先接觸的就是以《分貝人生》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馬來西亞導演陳勝吉。李心潔與陳勝吉是好友,「我在馬來西亞拍片的經驗少,籌備時就請熟悉當地幕後人員的陳勝吉介紹。」
池家慶導演的《鴕鳥騎士》記錄在家自學的教育學習過程。(甲上提供)
在陳勝吉推薦下,李心潔拜訪曾以《一路有你》獲馬來西亞電影節最佳攝影的楊得瑋。「我告訴他,酬勞可能不多,但他聽了以後一口答應。因為他兩個兒子都從華德福幼兒園『山頂小屋』畢業,現在就讀華德福小學,所以他對這套教育有概念,與幼兒園的老師也很熟。」楊得瑋不僅擔任該系列《山頂小屋》與《我的名字叫李心潔》兩部片的攝影師,更大方出動全公司的器材與人力。
此外,李心潔還邀請另一位馬來西亞年輕導演池家慶加入。她表示,因為看了池家慶導演的電影《嗨!神獸》,覺得他的內心住了一個小孩,拍兒童題材作品時就想跟他合作,對方也爽快答應。
李心潔原本只想當該系列紀錄片的監製,「但因為我非常清楚華德福教育,當時也無法找到比我更了解的導演,所以就自己下來導演《山頂小屋》,這是當初完全沒想到的。」陳勝吉拍攝探討華文教育的《我是誰?》之外,也因與李心潔熟識,所以執導以她為傳主的《我的名字叫李心潔》;池家慶則負責記錄在家自學題材的《鴕鳥騎士》。
三人都沒拍過紀錄片,但李心潔清楚紀錄片的重點是「人」的教育。
陳勝吉執導的紀錄片《我是誰?》探討馬來西亞華文學校教育。(甲上提供)
「我們三個都沒拍過紀錄片,但我清楚紀錄片的重點是『人』的教育,讓教育回到人,我也跟另兩位導演表明理念,不斷溝通。」李心潔表示,這次拍攝在田野調查和資料蒐集花費很多時間。陳勝吉為了拍《我是誰?》,訪問全馬來西亞40幾位華文教育界的重要人物,訪問前後都會和她一起研究、交換心得。
首度當導演的李心潔(前排左)執導《山頂小屋》時,因人力精簡還親自發通告。(甲上提供)
池家慶因為之前從未接觸過在家自學的教育方式,李心潔先介紹他認識相關人士,之後他又主動尋找一些在家自學的案例,最後選擇拍攝兩個不同背景的家庭。「我跟家慶一起工作的時間很長,每到一個階段我們就會碰面、討論,甚至到剪接都是。」
系列紀錄片拍攝期間因疫情受阻,一度遇到有些地方封鎖或不對外開放。同時工作團隊也要做好健康管理,因為確診就可能超支、更怕傳染給學校的小孩,大家都很小心,幸好全程無人染疫。
為了推廣《孩子,你好嗎?》系列紀錄片,李心潔(前排右)親自出席影片分享會。(甲上提供)
向來低調的李心潔,為了強調家庭對人的影響並分享教養理念,大方現身說法,從童年父母失和到家人關係的修復,以及與繼女、雙胞胎兒子的相處,都在鏡頭前披露。她坦言:「開始有些掙扎,但後來發現遮遮掩掩,無法講得徹底,老公、女兒都鼓勵我敞開心房,老公還說:『不要猶豫,妳一生只有一部紀錄片,所有事都過去了。』」
李心潔的導演夫婿彭順在系列紀錄片攝製過程中,全力提供精神與技術支援。「我老公是支持我從事幕後工作很重要的人,他經驗豐富,無論導演、調色、剪接都很專業。但他清楚創作時外人不宜插手,所以都是我求救,他才幫忙。」
《我的名字叫李心潔》中,李心潔(前)重回中學母校與學妹們分享成長經驗。(甲上提供)
《山頂小屋》以黑白、彩色交錯的形式呈現,就是彭順在後製階段的建議。《我的名字叫李心潔》中,不但放進彭順十餘年來拍攝的家庭紀錄影像,他也親自剪輯該片。李心潔笑說,「因為只有他知道有哪些素材,他還跟我講:『老婆,沒人會剪我們家的故事』。」
為了省錢,團隊力求精簡。李心潔執導《山頂小屋》時,沒有副導與製片,還自己敲通告。儘管起步籌資順利找到兩位企業家出資,但李心潔因為沒經驗,事後才發現後製很重要,可是最初估算太低,而她對品質又要求很高。超支部分,李心潔本想自掏腰包,後來幸運獲另一企業家贊助,並請到混音師杜篤之、剪輯師李棟全等頂尖人才,全系列費用約新台幣500多萬元。
李心潔(後排右起)與女兒彭欣欣、導演夫婿彭順、一對雙胞胎兒子(前排)一家感情和樂。(甲上提供)
李心潔在過程發現自己可以找錢、可以執行,逐漸對跨足幕後有自信。
李心潔(左)與媽媽感情很好,紀錄片中大方分享童年父母失和到關係修復的過程。(甲上提供)
首次擔任紀錄片監製與導演,讓一直想跨足幕後的李心潔邁出重要的第一步。「以前我會質疑、困惑,但這次的過程發現自己可以找錢、可以執行,逐漸有自信,我的態度更堅定,想法也更清楚,還接著監製馬來西亞電影《富都青年》。」演戲之外,李心潔也準備在編劇、導演、製作上盡情發揮,「我很開心的是,可以在從事20幾年的行業裡,又找到新的開始。」
金馬影后李心潔從演員跨足監製、執導教育題材紀錄片,對幕後工作充滿信心。(甲上提供)

台前幕後一把抓

1976年生於馬來西亞,跨足影視歌,具畫家、作家等身分。2001年以電影《愛你愛我》獲柏林影展最佳新演員、2002年以電影《見鬼》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2023年監製《孩子,你好嗎?》系列紀錄片,執導其中一部《山頂小屋》。監製電影《富都青年》獲2020年金馬創投「FPP前瞻視野獎」與「鏡文學潛力故事獎」、2023年入圍瑞士佛瑞堡影展劇情片國際競賽。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