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023年第二季法說會上,執行長魏哲家直言,AI需求強勁,且搭配AI晶片所需的先進封裝CoWoS產能更是供不應求,明年才有機會滿足所需產能,預計將CoWoS產能增加兩倍。
雖說台積電尚無正式宣布CoWoS產能數量,但業界傳言推測,預計CoWoS產能今年底能達18萬片、明年底35萬片產能,相關數字尚符合台積電口中翻倍產能。
另一方面,董事長劉德音表示,目前AI都還是短期需求,尚未能衡量長期狀況,不過可以肯定生成式AI需要更多運算對台積電帶來的正面影響,長期而言生成式AI的需求,將增加台積電的資本支出。
「AI在未來5年將以近50%的年複合成長率增加,在台積電營收占比也將增加到十位數低段區間(low teens)」,魏哲家說道。
依據台積電此次法說會內容,不難看出其對AI未來持續性發展的肯定。而面對外界質疑AI泡沫化的可能,專家將AI對比2000年網路泡沫化(dot-com)的事件作比喻。
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斌表示,dot-com起初掀起一波市場熱度,但隔年諸多相關企業卻陷入倒閉潮,形成網路泡沫化。但歷經過多年後的今天,網際網路卻已普及於生活當中,成為大家每天使用的搜尋工具。
當時大家並不知道網際網路是甚麼,就如同現在大家對AI未來可能的樣貌也不了解,但以dot-com成長歷程來看,黃俊斌認為,AI初期陷入狂熱,而接下來會慢慢趨於冷靜,這個冷靜期也可說為泡沫,若沒有成功就是泡沫。
但就實際面而言,富邦AI智能新趨勢多重資產型基金經理人高晧欣則認為,過去網路泡沫的形成是因為當時貨幣寬鬆,而如今美國正處於緊縮、利率最高時期,現今的貨幣環境相對無法助長泡沫產生,故尚不能稱之為泡沫。
「然而,漲多必定有拉回風險,但我們明確對AI趨勢感到樂觀」,高晧欣肯定的說。接著他舉例,生成式AI已有明確商業模式,例如微軟近期發表的AI助手Copilot的訂閱方案,月繳30美元即能享有總結會議、將文字轉為可用圖表等各種生成式AI功能。
微軟開的第一槍,勢必會帶動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如亞馬遜(Amazon)、Google、Meta投入步伐,畢竟大家都不想在AI版圖上缺席。高晧欣透露,就連中東新興市場電信商也希望透過AI,在這科技角力賽中佔有一席之地。
CSP、電信商的積極備戰,推升算力晶片、製造的龐大需求,也反映出台積電製作算力晶片所需的先進封裝CoWoS供不應求,以及AI在未來五年將以近50%的年複合成長率增加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