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d是一項以大型語言模型為基礎打造的對話式AI服務,它會汲取網路上的資訊並提供全新且高品質的回覆。Google舉例,你可以問Bard如何幫助自己在今年內達成閱讀更多書籍的目標,或是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量子力學。
而這項能力不止體現在文字上的互動,更能加碼用語音(Audio)對話模式與Bard互動,基於這樣的基礎,Google傑出科學家紀懷新認為,這種能力非常適合用在英語教學上,特別是一對一教學。
在語言的支援上,其實Bard近期7月開放了繁體版支援能力,各界也好奇台灣常見的閩南語、客語是否可能加入服務中?紀懷新回應,自然語言學研究,特別是不同語言的數據搜集相當困難,即便是Google這樣大的公司都是很大挑戰,即便擁有數據也不見得比當地學者的資料好,因此需要花時間與各地方學者交流、合作。
紀懷新提到,台灣學術機構如中研院在這塊領域就非常有研究,Google相有相當意願與之合作。他表示,現在大家都往大語言模型趨勢投資,就連台灣學術政府機構也開始重視這方面的投入,若未來Google有機會能與其合作,將能協助提供更好的資源、技術方面支援,助其解決學術難題。
事實上,中研院先前就與國研院、聯發科全球首款繁體中文語言模型到開源網站測試。根據聯發科表示,此模型比目前開源可用的最大繁體中文模型大千倍,所使用的訓練資料也多出千倍。此模型已公開讓外界下載,可用於問答系統、文字編修、教學與客服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