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尚未完場》的兩位導演徐岱靈和祈凱達,卻從爭取保存皇都戲院歷史建築的過程中,意外走上了一條漫長蜿蜒的路,並從中奇妙地找到了力量與希望:如果香港過去也曾在艱難的時代綻放光芒,那麼或許香港的未來也應「尚未完場」。
徐岱靈和祈凱達在香港城市導覽團體「活現香港」中相識,於2016年發起皇都戲院保育運動,成功倡議皇都列入一級歷史建築,並因此發現了戲院背後更精采的人物故事:1950至1960年代叱咤風雲的娛樂大亨歐德禮Harry Odell。歐德禮是埃及出生的俄裔猶太人,在上海受教育,陸續旅居各國後在港定居,二次世戰曾淪為戰俘,戰後投入娛樂事業,成為香港歷史上第一位娛樂大亨,並在1952年創辦了皇都戲院的前身璇宮戲院。
在那個戰後蕭條的年代裡,香港連個像樣的表演場地都沒有,歐德禮的璇宮戲院成為雅俗共賞的普羅文化據點,不儘可以播映電影,上演粵劇,還可以推出以「乳浪與臀波齊飛,粉腿共酥胸一色」為宣傳詞的艷舞。但他更靠著傲人的跨國人脈,從世界各國請來了小提琴家Isaac Stern、大提琴家Pierre Fournier、拉丁音樂大師Xavier Cugat等全球頂級音樂家赴港演出,為香港輝煌且國際化的娛樂文化播下了種子。潘迪華後來在王家衛拍攝《花樣年華》時向他推薦了Xavier Cugat,王家衛一聽就愛上,從此留下了張國榮在《阿飛正傳》中獨自在房間搖擺跳舞的影史經典演出。
不僅因為兩位導演從這段歷史中,發現了一個連他們土生土長的港人都無緣參與認識的迷人的香港,更因為這段追尋所為他們自己帶來的力量。《尚未完場》從2018就已開始拍攝,後來因政治抗爭與疫情而停滯,直到2021才重啟。經過短短幾年內香港的巨大動盪,導演回過頭來看他們已拍攝的素材,才發現如此與時間拔河的紀錄,對當下的香港更顯珍貴。當被政治風暴颳起的時代浪潮席捲而來,香港許多各層面的文化面貌正以摧枯拉朽般的驚人速度消失,這些仍堅持活在香港的電影人感受到的不僅是責任與信念,更是無從逃遁的使命感:如果這個世代再不努力為香港留下些什麼,這個「我城」真的有可能將成為就連在記憶中也無從追溯的塵封歷史。
「香港映像—2023香港特別放映」預計播放《尚未完場》、《窄路微塵》、《流水落花》和《毒舌大狀》等4部香港電影,讓台灣觀眾一起透過這些作品來了解,在這個最艱難的時代,這群新世代的香港電影人是如何以他們自己的方式有尊嚴地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