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網紅VTuber源於日本,台灣近年也蔚為風潮,2017年至今已超過千名VTuber出道。由於VTuber多活躍於網路影音平台,受眾以喜愛動漫次文化的年輕族群居多,主流媒體較少關注;積極進行數位轉型的公視,在2022年推出實驗一期生VTuber「小媒」,成為主流媒體打造虛擬網紅的先行者。
公視副總經理謝玒玲身兼數位內容部經理,其中的互動媒體組業務包含網路直播內容規劃。憶起投入VTuber緣起,「主要是為了讓直播更具可看性,同仁腦力激盪後,決定從時下年輕人流行的VTuber切入。」因缺乏經驗,「剛開始像是實驗性質,採取最小可行性的產品策略投入。」
謝玒玲分享,小媒的造型設計與節目製播,僅由4人組成的團隊包辦,運用免費網路資源及開源軟體,配音的「中之人」也是同仁兼任。「製作方式很陽春,技術也不夠成熟,但播出後收到滿有趣的迴響。例如小媒造型是頭大、身體小,又是公視VTuber,被網友戲稱是『媒體巨頭』。」
過去很難接觸18到24歲受眾,VTuber讓年輕世代有機會認識公視。
「實際投入後發現,這是能與年輕人對話的管道。」謝玒玲分析,公視在電視端的觀眾較年長、以50歲以上為主,OTT平台「公視+」則鎖定25至44歲的青壯族群。「過去公視很難接觸到18到24歲的受眾,有了VTuber以後,讓年輕世代有機會認識公視,真是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鑑於一期生展現的潛力,公視於去年下半年規劃正式發展VTuber項目,投入更多資源打造二期生。謝玒玲強調發展IP應有原創性,「畢竟小媒是用開源工具產出,可塑性有限,所以決定讓她在一個時間點『畢業』,藉機推出新角色。」
公視於今年7月底為小媒舉辦「畢業典禮」,而二期生「海月粼粼」也於9月正式亮相,並在10月初進行「初配信」。有別於小媒,海月粼粼在2D角色設計與3D建模等重要環節,都與外部專業團隊合作,精緻度大幅提升,並錄製專屬原創歌曲;「中之人」也請來具表演經驗的專業人士,直播時能更快進入狀況。
海月粼粼製作人朱予安分享,目前常見的VTuber,外型通常會凸顯女性特質,「但公視做這類主流風格的VTuber,意義不大,而是要有特色才能被觀眾記住。」受託統籌角色設計的「探索旅程」專案總監吳孟樺透露,海月粼粼的黝黑膚色在VTuber圈較少見,合作繪師加入許多精緻「水系」元素,如身上傘狀的柔軟透明披肩、背著如浪花般的絲帶、腳上有珊瑚裝飾,以及瞳孔中倒映著「海月水母」的獨特花瓣圖案。
朱予安以受眾性別比例變化,說明角色風格影響:「小媒的男性受眾大概占9成,但海月粼粼有較多女性受眾,男女比約6比4。除了外型設計,中之人營造的大姐姐性格,也獲得更多女性共鳴。」
遊戲實況或唱歌牽涉版權難執行,會優先運用既有的影視資源優勢。
節目題材方面,海月粼粼另一位製作人高芯妤分析,一般VTuber常見的遊戲實況或唱歌,牽涉版權較難執行,「我們會優先運用公視既有的影視資源優勢,例如先前曾做過金鐘獎相關節目。另外還有挑戰企劃,以及輕鬆的議題雜談。」
伴隨二期生出道,公視宣布與長期耕耘VTuber產業的「小倉電子企業社」合作,於今年跨年夜舉辦首屆專屬VTuber的「金V獎」。做為台灣唯一的公共媒體事業群,謝玒玲強調公視有一份責任,「我們希望能更加活絡台灣VTuber產業,與小倉電子討論後,或許透過獎項的鼓勵與肯定,能吸引更多人才投入。」
公視有一份責任,透過獎項的鼓勵與肯定,能吸引更多人才投入。
2019年起,小倉電子主辦過3屆VTuber跨年紅白節目,透過盛會串連各家虛擬網紅。公視去年曾派小媒參加,今年更深度參與,「這是一個『出圈』的機會。」小倉電子董事長鄭傑中欣見公視投入,「就像是把節目放到巨人的肩膀上,這個高度是我們無法達到的。」只是考量紅白源自日本,公視沿用不適合,「就順勢進化成金V獎,讓節目更有價值。」
首屆金V獎分為「最佳男V」「最佳女V」「最佳企劃」「最佳原創歌曲」「潛力新星」5個獎項,10月底截止報名,共收到223件作品,迴響熱烈,後來又新增趣味性的「最佳翻車沒極限獎」,徵件至11月底。鄭傑中觀察,因是首度舉辦,很多報名表是壓線送達,但參賽影片、企劃書都非常用心,展現豐富創作能量。
朱予安補充,這次報名訊息是在9月下旬公布,時程較緊湊,加上過往沒有類似獎項,參賽者也難以預先準備。「明年會把籌備時程提前,想參賽的VTuber有了本屆經驗,也能準備更多元的節目企劃、做出更好聽的歌曲,期待有更多精彩作品報名。」
謝玒玲透露,公視製作二期生及籌辦金V獎,扣除較難估算的內部成本,光是委外就投入百萬元以上經費。相較前2年的嘗試,今年算是真正進入VTuber產業,「目前還不知道明年會規劃多少預算,但肯定會比今年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