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亦謙說: 「本來這個角色的年齡設定是40多歲,但是我到快要開拍前,覺得鄭Sir講話的方式跟我本人很像。我看那些對白,覺得不像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會說的話)。」於是把角色改成三十多歲,剛好也與盧鎮業年齡相近。
片中「鄭Sir」已經成家,卓亦謙做過調查,得知香港的老師因為薪水不錯、有能力成家,也可以租到不錯的房子,據此打造出片中角色的職業背景。
盧鎮業與卓亦謙認識十多年,兩人是學長、學弟,也是好朋友,但是畢業後不常見面。卓亦謙看過盧鎮業在某部短片裡演老師,印象深刻。且大學時期,卓亦謙念電影,為了拍攝作業,曾找盧鎮業參與演出,認為盧鎮業會了解他的喜好、節奏和美學品味,且兩人的價值觀也比較接近。
卓亦謙也回想起念書時期,每當心中有疑惑就會找盧鎮業聊天,「他給我的感覺很像老師,比我大一年,像溫柔的哥哥,我有很多事可以找他聊,所以問他想不想演鄭Sir。」盧鎮業看過劇本便答應演出。
此外,卓亦謙盧鎮業與「鄭Sir」也有相似處:「他像角色一樣心裡的話總是藏起來,他有一種內心broken(破碎)的神祕感,但是他外表是很溫柔、心思很細膩的人。」
盧鎮業在金馬獎頒獎前夕,特別來台一天,與卓亦謙一起接受媒體聯訪。當時卓亦謙表示,拍片現場有盧鎮業在就覺得很放心。由於卓亦謙大學時期輕生的朋友,盧鎮業也認識,兩人當年一起經歷了這件事。他倆後來為拍片重聚,首次見面不是聊《年少日記》,而是身邊離去的親友,也分享對死亡的看法,之後才深入討論劇本及角色。
卓亦謙原本以為拍完《年少日記》就能對朋友輕生一事感到釋懷、放下一切,但他仍耿耿於懷,「可能永遠放不下這件事,也不可能忘記故人,每次提到都會心痛」。原本卓亦謙覺得自己不會再拍第二部片,可是想到逝去的朋友也深愛電影,因此心想若繼續往拍片之路邁進,也算是紀念友人的最好方式。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安心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