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找到過去曾經參與會議的人士,還原當年始末。「由於面板業是重資本投資和技術轉移的產業,1990年台灣發展面板不順,台廠集結會商改善之道,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技術,但韓國三星卻打著一起做大市場的名號加入,等到三星一加入就變了調。」該人士搖著頭說道。2001年韓、日廠加入,該會議改為每月召開一次的水晶會議,長達6年,共召開約60場。
不過,商業競爭就是爾虞我詐。當時擔任副董事長的陳炫彬代表友達出席,發現就算在會議上討論各尺寸面板的供需、價格,檯面上說市場不好,一起約定調降產能,仍然有人暗地生產,企圖爭奪市占。「HB(陳炫彬)看穿大家逢場作戲,深怕機密外洩,最後連拿上會議討論的面板價格都是假的,但美國司法不管內容真偽,最後以明知操控價格違法卻有開會之實,起訴所有參與者。」該人士回憶。
沒想到,等美國司法部一介入調查,身為水晶會議發起人的三星,竟在第一時間跳出來轉汙點證人,更享受免服刑、罰鍰,當時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氣到飆罵「抓靶仔」,這場風暴下的受害台廠有友達、奇美、華映、彩晶等4家業者,累計全球罰鍰高達536億元,友達也折損3名大將,前副董事長陳炫彬、前執行副總熊暉、前DT事業處資深經理梁兆龍皆入獄服刑。
這場會議,LGD也參與其中,不過LG以集團採購面板的客戶立場,反咬友達操控價格。2006年又趁著友達疲於反托拉斯案官司,以專利戰對付友達,友達火速反告LG侵權大獲全勝,並成功制止LG將侵權產品賣到美國。
「不過時空轉移,友達上訴到底,不見得是壞事。」市場人士認為。尤其,韓國面板廠不敵中國削價競爭,紛紛退出LCD戰場,過去集中資本研發的OLED,今年第二季也吞下敗仗,反觀友達在Micro LED搶得先機,如何在中、韓二強廝殺中找出新路,各界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