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6 09:45 臺北時間

應對中國祭出經濟武嚇 國安人士:降低依存才能去風險

mm-logo
時事
對於中國在台灣大選前祭出經濟威嚇手段,國安人士呼籲不該提高台灣對中國的依賴度,讓中國「撿到更大一把槍」。(示意圖,本刊資料照)
對於中國在台灣大選前祭出經濟威嚇手段,國安人士呼籲不該提高台灣對中國的依賴度,讓中國「撿到更大一把槍」。(示意圖,本刊資料照)
台灣總統大選前,中國再度祭出經濟威嚇手段,國安人士指出,中方向來慣於利於兩岸貿易依存關係做為政治手段,動輒以市場報復台灣,我方能做的只是去風險化,而不是提高台灣對中國的依賴度,讓對方「撿到更大的一把槍」,再回頭拿這把槍對台灣,剝奪台灣的選擇空間。
這位國安人士在一場內部簡報中表示,2008年起,台灣執政當局大量鼓吹兩岸和平紅利,可為台灣帶來巨大市場,讓台灣各種農產品可以外銷中國,但依存度也帶來重大政治風險,近幾年,中方動不動就對台灣虱目魚、水產品、釋伽、鳳梨等各種農漁產品祭出禁令,台灣農漁民對中國在特定時間點採取這些手法,也已司空見慣,「中國希望改變的並不是貿易本身,而是台灣選民的選擇,」中方就是希望藉此製造內部壓力,迫使台灣選民做出北京喜歡的投票選擇。
國安人士指出,一中市場影響台灣的經濟,過去幾年已逐漸改變,尤其是兩岸經貿依存度已在疫情後逐漸產生變化,過去台灣對中出口比重約在4成,2020年為43.9%,其後逐年下降,2022年為38.8%,2023年1至11月進一步降為35.4%,也是過去21年最低的比例。
不只貿易依存度下降,ECFA「早收清單」占比也跟著降低,2022年台灣對全球總出口4,794億美元,其中早收產品出口中國為205億美元,占出口全球比重4.3%;2023年1至11月台灣對全球總出口3,926億美元,其中對中國出口1,389億美元,早收產品出口中國為140億美元,占全球出口比重已降到3.6%。
國安人士表示,從2008年、2012年的兩次大選,當時國民黨候選人都主張迎向兩岸共同市場、聚焦在大中華經濟為主要概念,鼓勵台商利用中國的低價人力及政策開放,但2016年後,逐步走向「世界的台灣」,而台灣的GDP總值,不只沒有下降,反而比當時多了7兆。
對照中國的經濟狀況,國安人士表示,中國經濟面臨國際機構也在調降信用評等,而中國內需市場低迷不振更是不爭事實,各國製造業大量轉向東南亞及印度,在「雙11」購物節市場低迷跟退貨率,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狀況並未改善,11月舊金山舉行APEC時,除了拜習會的焦點,中方也透過各種方式尋求美國商界回去投資,中國並同步向台商喊話,「事實就是,比起各國需要中國,中國更需要全球經濟。」
國安人士提到,包括工商協進會成員最近公開說法不難發現,這些過去希望政府與中國儘量友好的企業主,只寄望「持續與對岸善意溝通,及早進行雙邊磋商化解雙方歧見。」簡單來說,就是希望大家好好溝通,這也顯示,企業已預期到中國會有指控台灣貿易壁壘,能及早與台灣產業界進行溝通,根本問題,還是要強化台灣經濟韌性。
更新時間|2023.12.16 09:4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