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三顧近來獲利績效不佳,加上國發基金踩雷事件頻傳,是否繼如興案後再度慘賠,讓全民當冤大頭,相關單位實應上緊發條緊盯,以免類似事件一再重演。
本刊調查,國發基金2017年12月起陸續挹注三顧逾億元,大讚三顧從電子業轉型生技產業,與CellSeed合作在台發展再生醫學技術,因資金需求申請國發基金「產業創新轉型基金」,成為繼紡織大廠如興後,第二家獲產業創新轉型基金投資的民間企業。
不過,三顧遭CellSeed解約,只發出重訊簡單交代,對於媒體詢問也僅簡短回應,表示未使用CellSeed所授權的技術,生醫部門營收也不到公司總營收的5%,即使日方終止契約,也不會有嚴重影響。
若依照三顧說法,當初國發基金挹注三顧,正是看上三顧與CellSeed的合作效益,可加速在台臨床試驗時程,對我國再生醫療技術、產官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將有正面效益。如今,三顧把CellSeed形容得有點一文不值,不禁令人質疑,國發基金當初投資三顧不就是因三顧拿到CellSeed的獨家代理?
現在CellSeed宣布與三顧解除合作契約,國發基金是否該思考退出三顧?以免像如興爆發弊案,前董事長陳仕修棄保潛逃,股票遭停止交易,害小股東欲哭無淚,最大股東的國發基金更是慘賠19億元,讓全民當冤大頭的情況再度發生。
日商解約揭密 三顧未回應
針對日商CellSeed於12月19日發出聲明,直指因三顧企圖盜賣核心技術至中國,而解除雙方合作契約,三顧在重大訊息說明時避重就輕未詳述,本刊致電三顧詢問,但至截稿前未獲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