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直擊,這次受災最嚴重的輪島、珠洲滿目瘡痍,屋倒路斷,死傷慘重,部分偏鄉通訊仍然中斷,大谷町甚至到11日才有醫療團隊進入,災後重建恐要花很長一段時間。
這次發生強震的能登半島,位於日本北陸地區的石川縣,震災之後,1個由30多位台灣媽媽組成的「北陸地區台灣朋友會」積極投入救災,令人感佩。
本刊調查,這群媽媽都是遠嫁當地的台灣人,她們盡力籌措物資,第一時間送進災區,得知有台灣媒體因租不到車,無法前往災區採訪,還冒著餘震的危險,開車載記者、物資挺進災區,希望把當地最真實的畫面傳回台灣。
志工媽媽林冠因說,她們的能力雖然有限,但大家分工合作,發揮螞蟻搬象的精神,希望協助災民走出困境,像她是1名房屋仲介,就能利用相關資源幫災民找到臨時住所,也透過人脈尋求物資贊助。
北陸地區台灣朋友會會長李怡慧告訴本刊,早期石川縣很少台灣人,當年聽到有人說台灣腔的中文會很興奮、很親切,後來人數漸漸多了就組同鄉會,除了可以一解思鄉之愁,也能把台灣人團結起來。
李怡慧說,近10年台灣遊客大幅增加,現在去兼六園等觀光景點,經常聽到講中文的台灣人,這次地震後,很擔心台灣人不來,會衝擊石川的觀光,收入減少,就會影響災後重建的進度。
除了日本當地的台灣人積極投入救災,許多台灣組織也透過日本當地僑社捐贈物資,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傅尹志就透過視訊,與石川縣台灣交流促進協會理事長陳文筆取得聯繫,詳細了解災區的狀況與需求後,立刻捐贈災民最需要的電暖爐、暖暖包、睡袋、毛毯等物資。
慈濟日本分會也準備好相關物資,與台灣來的志工一起前往石川縣穴水町、七尾市勘災,並隨時向證嚴法師回報。
除了民間單位,台灣外交部也捐贈日幣6千萬元(約新台幣1,300萬元)協助日本賑災,衛福部則開設賑災專戶,短短幾天就接獲8萬多筆、超過新台幣3億元的捐款,消息傳到日本,「台灣市民」一度成為日本網路的熱搜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