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擬推韓國瑜、江啟臣角逐立法院正副院長,民進黨則計畫讓游錫堃、蔡其昌連任,民眾黨8席立委的意向成了決定立院龍頭的關鍵,日前他們也提出4項國會改革目標,希望藍綠回應。
游錫堃日前接受《自由時報》網路節目專訪,被問到國會三黨不過半的情況下,穩定多數已不存在,立法院長的領導相當來說非常重要,游錫堃表示,國會通過了很多法案,除了全體立委和黨團的努力之外,民間的壓力和輿論也非常重要,議題發生後,朝野黨團就會積極協商,如果有一個黨不積極就會被其他人批評,台灣的民主政治就是民意政治,輿論對國會的努力或是否通過法案,有很大的功能。
游錫堃提到,立法院長必須做到中立、無我,不能參加黨務活動,他當立法院長也沒有參加黨團會議,因此民進黨團提了什麼,他也不知道。國會能夠通過這麼多法案,要歸功全體委員以及各政黨的努力,他只是和認真的行政人員一起把國會這個平台運作好,讓各政黨可以攻防、較勁、論述。
游錫堃也提到,在民主國家的國會中,多黨不過半其實是常態,既然如此就有可能是有小黨擔任國會議長。他舉例,先前來台訪問的立陶宛國會議長希米利特,以及捷克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就是這樣的情形。
對於國會改革的訴求,游錫堃回憶起4年前他上任時的發言,提到要建構多元理性的國會,3點目標包括:優化國會功能、強化世代共贏、深化民主同盟。強化世代共贏的部分就是指18歲公民權修憲案,立法院內雖然通過了,可惜最後在公民複決還是失敗;優化國會功能則是從軟硬體方面著手,像是開放國會以及國會擴建;深化民主同盟就是國會外交的部分。他認為現在所謂的國會改革訴求,其實就包含在優化國會功能裡面。
他進一步說明,國會外交是可以讓台灣突破艱難的國際困境走出去,他分析,如果邀邦交國來立法院演講,國際上或是國人都不覺得稀奇,所以一定要針對非邦交國,因此他先後找了捷克、立陶宛的議長互相訪問、演講,有了亮點就會讓人印象深刻,現在台捷、台立之間也有了很多經貿上的合作。游錫堃坦言,未來立法院長若非執政的民進黨籍,在外交政策上可能就會有所不同,如果未來的院長比較重視中共意見,那麼當然就不會在這方面努力、邀請民主同盟國家,他呼籲各政黨推舉人選時應思考國會外交的重要性。
此外,游錫堃也相當掛念國會擴建的進度,希望新國會接手完成。他解釋,台灣的立法院原本是中學校舍,並非針對國會議事功能量身訂做,因此有很多格格不入,加上建築老舊、違章雜陳、空間狹小,因此應該改善國會建築。他上任後邀請了很多學者專家,花了很多時間討論擴建計畫,更成立特種委員會專門處理相關事宜,已從全國各縣市中找到26個適合的地點,但目前進度還沒決定地點,要等下一屆國會來選擇地點再去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