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交易引發的自然碳匯需求,跟我們目前熟知的農業生技,最大的差別就是它(碳匯)是一個很年輕的產業。」林宗富向本刊點出,傳統的農業生技或農業科技,例如說除草劑或農業機械,發展都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但自然碳匯,目前才剛開始,就連國外陸續崛起的碳匯方法學也都僅至於學界,尚未在產業界或實際場域大量落地。
然而,2050年淨零碳排引發的碳權商機,連農民都有耳聞,甚至有農民常常藉著新聞或外部訊息片面詢問南畝王碳匯是什麼?「一旦沒有全面了解碳權產生的概念就冒然進場,對農家或台灣本土碳權的發展家,都不是得到滿意的結果。」林宗富透露近來農民對種樹養碳權的好奇現象。
所謂的碳匯(carbon sink),簡單來說就是能夠無限期累積及儲存碳化合物(特別是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系統;然而,碳匯並不直接等於碳權,中間還必須經過一道碳抵換機制(Carbon Offsets)的查驗手續,方能將碳匯順利轉變為碳權。
何以南畝王成為此次碳交所與中興大學欽點的產業合作對象?林宗富說明,南畝王成立以來,一路配合農糧署與國內農民契作,致力提高國內雜糧始終偏低的自足率,因此不但累積各種相關的種植生技資源,也熟稔學界對於農業生技各項技術,「目前國內與公司的雜糧契作面積就高達1千多公頃。」他指出,與其學界找上各地過農會單點推動本土碳匯,南畝王挾著龐大的土壤資源,就能系統性地將碳匯產業帶動起來。
林宗富表示,接下來,南畝王將針對合作的農民團體、農企業等導入有關碳權產業國內外資訊,像是讓農民了解淨零排放目標及時間表,以及在最容易被人忽略的自然碳匯發展,告訴農民如何加強森林保護和土壤碳匯,甚至傳達負碳技術以及學界發展的各項方法學,讓他們知道農業生產也能兼顧土壤碳匯增加的永續模式,同時引進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實地操作演練,提供具備系統性的碳權產業觀,作為產業良好穩固發展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