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收到房租,隔兩天就會投入ETF。」小資理財教主、財經博士楊倩琳分享自己財富滾雪球的做法,早已是房產包租婆的她,現在又變成股市包租婆。她說,現在ETF推陳出新,很多投資人都有選擇困難症,但穩定派的投資人,買進高股息產品準沒錯。
「有固定息收心理壓力會減輕很多,因為就算市場震盪,每個月也會有現金流進帳!留在市場上的時間能更久。」其實,楊倩琳買進高股息ETF的方法很阿Q,「每個人都想買在最低,但波段低點在哪沒人知道。既然抓不準高、低點,『定期』是最容易執行的方法。」
不過,楊倩琳對標的選擇很謹慎,「ETF看似能無腦買進,但在下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最重要是觀察追蹤指數的表現。」她舉3月11日即將募集的元大臺灣價值高息ETF(00940)為例,「月配息設計和10元申購價格非常親民,追蹤的『臺灣價值高息指數』平均殖利率達8.6%,又是首檔融合高股息和未來資本利得的ETF,有望息收價差雙賺。」
「投資是很人性的行為,要克服心理關卡才能參與市場,10元申購價對投資人來說很直觀;尤其是小資族,每月擠出1萬元就能買進1張,心理負擔小,達到目標的機率更大!總是要先參與才能調整啊!不能永遠都在場外觀看。」楊倩琳強調。
統計2007年5月到去年底,臺灣價值高息指數的總報酬率約732%,同期間臺灣加權股價指數累積報酬率則為321%。進一步拆解臺灣價值高息指數的報酬表現,資本利得占比約78.8%,而「實際資本利得」和「股息再投入」,兩者比重趨近於1,但「股息再投入」則略勝「實際資本利得」,凸顯股息再投入的威力。
再以絕對金額來看,若從2007年5月底開始每個月定期定額投入1萬元至臺灣價值高息指數,並將領到的股息持續投入,那麼到去年底,投入的本金為199萬元,但市值已超過830萬元,是本金的4倍以上,總獲利逾630萬元,可見定期定額加上股息再投入,如順風飛行。
事實上,臺灣價值高息指數是依照巴菲特的選股邏輯編製,鎖定評價優良的價值好股、在相對低的本益比進場,排除買貴風險;以去年底數據為例,臺灣加權股價指數本益比為20.4倍,但臺灣價值高息指數僅12.6倍,足見該指數可達成「買好價」和「存優息」的目的。
定期定額、股息再投入「臺灣價值高息指數」報酬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