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年來經濟特別凸出,科技反應在產業,產業反應在經濟面,台灣表現的非常好,但目前全球趨勢是特別關注地球暖化議題,此議題會衍生出很多對台灣產業的限制,台灣應該要有所準備,包含目前80%發電為使用煤、天然氣、燃油,將造成碳排指數居高不下。」22日出席活動被問到近期各界熱議的缺電問題時,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說。
童子賢表示,電力是現代文明的基礎,也是產值龐大的產業。根據聯合國資料,當前全球文明一年消費約31.4兆度電力(1度=1瓩hr),若以一度電5元台幣計算,全球電力產值大約為4.8兆美元。這個金額比半導體大約9倍。也比航空業1年1兆美元全球產值也大上近5倍。
童子賢認為,半導體的精密製程、航空業的飛航安全都已經達到近乎極致。當前能源產業為面對地球暖化的挑戰,也為了電力的安全、效率,值得投注更多的研發經費與訓練經費,台灣也要不落人後。「如此龐大的產值,相關單位值得提撥更多經費在研發與效率上,包括研究電網的安全與核能的研究,並且再去精進管理制度。」他說。
童子賢稱許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心胸開闊,學習面向非常廣泛,兩人曾就能源問題深入討論。童子賢說,面對能源政策,國家應挹注更多的心力,例如美國有能源部,所有重要的國家實驗室,像紐約長島的布魯克赫文實驗室、加州北部的勞倫斯實驗室,都隸屬美國能源部,深入研究能源,也研究基礎科學。
回頭看台灣經營管理能源最重要的國營事業為中油、台電,它們營業額超過兆元,但是專業不夠受重視,位階不夠高,目前2個單位只是經濟部轄下「配合執行業務」的單位,位階其實不夠受重視,其投入的研發經費也不夠高。
童子賢說台灣的能源,電力加上石油,1年可以花費2兆元台幣以上,這個經費是醫療健保的2倍,是國防經費的4倍,「如果可以提升效率,效益驚人」童子賢說。目前台灣管控這麼龐大的能源命脈的單位,若只是「聽命行事」與奉命配合政策執行業務,目前表現雖然穩健,其實是不夠積極的。
童子賢認為,該給這2個單位更多鼓勵與政策支持,強化能源的決策與研發,包括對電網安全的研究與對核能安全的研究,並且強化訓練標準,甚至比照航空業對待機師的觀念提高專業加給,以提升台灣的能源效率與能源韌性。
對於外界會認為他是熱心的「擁核者」,童子賢也藉此澄清他不是擁核者。「30年前,我也是熱心反核的人,但是大約10年前當我開始關注地球暖化議題時,我開始陷入困惑與二難,內心感受地球暖化與反核之間的掙扎。」童子賢說「這2、3年我才慢慢想清楚了,我必須清楚揭示:地球暖化才是人類公敵,而核能不是。」
他表示,地球暖化是對現代文明是的嚴重威脅,是無可挽回的衝擊。而「核」這種技術,可以協助避免地球暖化的發生,「核能可以是綠能的盟友,而非敵人。」童子賢說,而且核能的安全係數就好像航空業的安全係數,是可以好好控管的。」
童子賢也舉例,在二戰結束前後,搭飛機旅行也是很危險的,但是航空界投入龐大的經費去研發、去管理之後,情況改變了,「現在搭飛機比騎摩托車安全很多。」童子賢說,這其實是一個可以好好的去管理的議題。
由於全球1年的航空機票價值1兆美元,可以投入足夠的資金、人才,作研發,作訓練,並且訂定嚴密的制度。「航空產業,從材料科學、飛機維修到機師訓練、地勤訓練,通通採用高標準去建構。」
童子賢笑說,我認為自己並不擁核。真正擁核者,如法國擁有62座核能反應爐,核電佔全部電力約70%。就連天然氣與石油產量都是世界第一的美國也擁有超過100座核子反應爐,核電佔美國發電20%。鄰國韓國是半導體產業的競爭者,則擁有24座反應爐,核電佔全部電力的30%,而且南韓總統尹錫悅還大力持續興建核電之中。
童子賢認為,應該規劃或更新4個電廠的8座反應爐繼續做出貢獻,有機會提升台灣的核能發電在「不排碳」情況下貢限電力到20%,再加上持續建設綠能,使綠能從現在的不足9%成長到20%,「這應該是一種優秀的『黃金比例』政策,可以使台灣的『不排碳發電』,一舉成為發電量的40%。」他說。
童子賢認為「核能可以集中在3、4個定點,就能進行高強度、高安全性的管理措施,是一種優越的條件。」而台灣的3座核能廠經過過去40年的良好運轉,證明績效不錯且安全無虞,值得鼓勵,並且值得規劃繼續延役,甚至更新為更有效率的新的機組。
對於許多民眾誤解核電廠事故等同核子彈爆炸,童子賢還提供一個小常識,「核能發電廠沒有核子彈爆炸的疑慮。那只是誤會,因為核子彈要引爆,要有濃達達到70%的濃縮鈾,才足以引爆。」這種武器等級的濃縮鈾,技術極為困難。而全世界核電廠使用濃縮鈾通常只有5%~15%濃度,是無法引爆的,因此所謂的核電廠意外事件,也不會有核子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