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台積電之外,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也分享,永豐餘集團旗下的華紙,也在花蓮廠打造0.8公頃的土壤碳匯實驗區,企圖建立黃碳方法學標準。除此之外,財團法人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旗下的天地和氣公司,去年初更成功集結300多位小農向Gold Standard(GS)申請黃碳認證專案成功,引起農民圈高度關注與討論。
「自然碳匯價格目前在碳交易市場是有往上的趨勢。」田建中向本刊如此表示,「新加坡碳交所來台爭取自然碳匯供應源相當積極,而農業大國的中國、泰國、馬來西亞等,也積極建立本土自然碳匯,提高供應端的競爭力。所以,台灣即使國土面積不大,碳交所一定會積極輔導與核發認證的環境部共同努力,加速開發本土自然碳匯。」田建中說。
田建中進一步表示,土壤長在地底下,故透過科學方法監控的品質在3種自然碳匯中最難認定。然而,土壤是地球固碳最大的碳匯來源,所以台灣農業若做得好,黃碳會是本土碳匯重要的貢獻來源。因此,農業絕對是很有潛力推動的負(減)碳產業。「我自己相當認同南畝王帶動台灣小農轉型,並且率先導入碳權教育推廣等理念。」田建中說。
針對本土自然碳匯的未來發展,林宗富表示,之前有家台灣的石化大廠跑去新加坡買碳權,被環團罵「把汙染留在台灣,卻跑去國外買碳權,別人的孩子死不了喔(台語)!」。從這件事情可以發現,台廠存在對本土自然碳匯的需求。林宗富自信地說:「本土自然碳匯一旦推出,無論額度多少,一定會被廠商搶光,而且至少有一至兩年蜜月期,這將是南畝王的利基和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