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TV+於2022年推出了大受好評的《人生切割術》(Severance),讓觀眾隨著主角一起窺探路曼工業的巨量資料精算部門。在這個部門的員工都做了手術,讓他們的記憶一分而為二、上班與下班的事情都不會互相影響,到底公司要他們做的是什麼?第2季則帶來更多爆炸性的發展。
特拉梅爾蒂爾曼(Tramell Tillman)的角色好像總務一樣,包山又包海,有點類似催眠員工乖乖聽話的人物,「這有太多轉折了!起初我並不確定我的角色是否是反派。我知道這是一個未知的狀態,並沒有具體的定義。我欣賞的是編劇他們保持了一種模糊感,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現在,『他做了壞事嗎?』『是的,但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知道這是為了服務於一個更高的目標、更高的身份。所以,我真正享受的是關於他為什麼這麼做的討論、和背後的動機。我認為這些討論非常有趣,並讓這個角色保持了神祕感。」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派翠西亞阿奎特(Patricia Arquette),則是負責整個記憶切割計畫的主管,「這兩位都在企業的階級中努力爬升,而在這個階級的結構正是這家公司想要的,以及它希望每個人在他們不同部門的行為方式。所以,我認為我們以這種方式替公司服務。而公司本身總是在改變它的目標,例如規則是什麼,然後突然之間你陷入麻煩,你又不得不努力爬回來,因為你的自尊感、價值感以及在世界中的地位和成功,都取決於這家公司。這就像不斷變動的流沙一樣。」
當然這樣的劇情,反應的是現實,派翠西亞阿奎特說,「當人們處於一種權力地位時,他們感到成功,他們的身份感與此相關,還有一種天真,我認為他們試圖在這些員工身上利用這種天真,這是一個非常安全的方法,如果你滿足他們的渴望。在某種程度上,這就是我們整個社會所做的事情。」
《人生切割術》的劇情,在第1季結尾,稍微暗示了真相,就是這一切都是當事人自願的,但也有人因為工作、犧牲了愛情,一分為二的記憶讓人生破碎、四分五裂。但網路上的粉絲則有各種理論,有一派認為,這齣劇就是一場上班族的惡夢,從頭到尾這些可憐的員工都在作夢、被老闆虐待。派翠西亞說:「我們的角色是順從的、在順從這家公司,但在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點非順從者的部分。每個做了記憶切割術的員工,也試圖順從他們為自己建造的小組織,但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想完全順從它。所以我不確定,但這肯定在某種程度上是反烏托邦的。」
此外,她也說現在大家都很著迷於無人機、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也是另外一種逃避現實,「生活在一個集體的、稍微有些惡夢的狀態中。每個人都很孤獨。每個人都在假裝他們可以簡化一切,並且不需要擔心自己的感受。但這些都不是真的。這部劇現在就像反烏托邦的寫照。」
觀眾還有另外一個陰謀論,就是全劇都發生在冬天,鏡頭都沒拍到春夏秋,可見得這整部戲就是一場惡夢。對於這個理論,特拉梅爾蒂爾曼說的確整部戲有一種惡夢的氛圍,但冬天的設定則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我們必須等到冬天才能拍戲!」另外,第1季的劇情看似緊湊,但其實只發生在短短的某幾天之內,他說:「比方說,我們在12月工作,然後某人失蹤時,那是12月1日。然後某人加入,那是12月2日。以此類推,也許故事進展了9集或10集,但一切都只是短短幾天內發生的事情。」
派翠西亞阿奎特則認為,冬天的寒冷氣候也替全劇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我看來,它增加了這種無菌、黑暗、乾燥、壓抑的沉重感。而當劇中人找到慰藉、找到喜悅,尤其是這些員工找到他們的家庭感時,這讓整部劇的能量變得明亮起來。我認為這真的很美。」
好萊塢10多年前曾一度流行反烏托邦題材,但主角都是起義反抗的青少年,像是《飢餓遊戲》、《移動迷宮》等,如今《人生切割術》再次提出了反烏托邦的訊息,只是主角卻變成步入中年、對生活無力的上班族。派翠西亞說,「我認為觀眾對於劇中員工能在這樣沒有窗戶的地方上班,感到困惑。但同時,他們又希望能有那種工作、以及以某種方式連結的體驗。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奇怪的時代,處於這種產業生存或消失的轉型期。人們究竟屬於哪裡?曾經人類外出打獵,然後我們開始務農,與大自然連結。而如今,我們越來越遠離那種與自然的連結,進入了一種與自然脫節的狀態。」
特拉梅爾則說,人類從打獵進化到務農,到現在所謂坐辦公室、又過著社畜般的生活,接下來會什麼呢?「每一個步驟都改變了大眾的生活,如今我們的生活充斥各種科技,接下來會怎麼發展?下一步會是什麼?我們會走向哪裡?如果科技進步到,我們不需要有任何實體接觸也生存下去的話,對人性換產生產生什麼影響?這對我們的內心健康會有什麼影響?畢竟我們需要彼此的存在、需要實質的聯繫。」《人生切割術》第2季1月17日於Apple TV+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