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網友在Threads發文表示,有99%的台灣人說「蛤」已經快變成口頭禪,即使聽懂對方的話還是反射性回應,想拖延時間來爭取思考空間。隨後原PO就自嘲自己就是那剩下的1%,每次講「蛤」都是真的沒聽清楚,是不折不扣的「耳包」。
許多網友紛紛表示曾有過類似的經驗,大家都是那個「蛤」個不停的人:「我陪你……我也是那1%,而且我還會蛤不只一次」「有時候客人講話太小聲,問第2次還是講不清楚,我就會不小心回客人一聲超大聲的『蛤』」超過3次就不敢再蛤了,就裝作聽到了吧」「看來不只1%」「我是那個真的聽不清楚,然後已讀亂回 」「好好笑,大家都是那1%嗎?」
另外,部份網友則認同原PO提出說「蛤」背後的原因:「真的先蛤再說,有時候其實是有聽到,但不知道該回啥要思考一下」「在蛤的時候就聽懂ㄌ,只是在思考怎麼回答哈哈哈哈」「蛤之後是『真假』給予對方情緒價值,順便思考等會要說什麼」「在蛤的瞬間,腦筋快速轉動,有可能整合懂了,有可能還是整不出來」「不管有沒有聽到,就是先說蛤」。
但是也有人則表示有不同含義:「有時候我的蛤是一種挑釁」「一種是『你要不要重新想一下,你剛剛說了什麼?』」「憤怒狀態時就是99%,一般狀態都是1%的樣子」「有時候是為了表示驚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