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18:12 臺北時間

青少年性病低齡化「最小才三年級」 國教盟:應恢復青少年性教育計畫

mm-logo
時事
近年來青少年性病低齡化,引發各界隱憂。示意圖。(翻攝自pakutaso)
近年來青少年性病低齡化,引發各界隱憂。示意圖。(翻攝自pakutaso)
近年來青少年性病低齡化,引發各界隱憂,據資料顯示,青少年淋病病例數在10歲至19歲暴增6至7倍,青少女梅毒病例在10年間也增長了53倍。為此,疾管署解釋主要原因為「不安全性行為」,不過國教行動聯盟(國教盟)則質疑疾管署模糊焦點,點出問題「這是否意味該年齡層已涉及不安全性行為?」並認為應恢復過去已停止的青少年性教育計畫進而強化。
針對青少年淋病病例數暴增6、7倍、青少女梅毒病例在10年間增長了53倍,疾管署推測與「性觀念開放」「性行為年齡層下降」及「交友軟體聯繫」有關,認為主要原因是「不安全性行為」。對此,國教盟質疑疾管署模糊焦點,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指出,據2024年最新性病數據揭示,10至14歲女性的淋病病例數自2018年的7例增至2023年的41例,增幅近5倍,10至14歲最低年齡段為10歲(國小三年級),反問「這是否意味該年齡層已涉及不安全性行為?」且據《刑法》第227條,任何人不得與16歲以下未成年人發生性行為或猥褻行為,即使是自願也屬違法。
王瀚陽也質疑,疾管署去年7月以13至18歲為統計年齡段,但實際數據庫應為10至14歲與15至19歲,「是否有意忽略10-14歲年齡段中女性病例數暴增的事實?」認為疾管署是否忽略對女性低齡群體性病防治的政策設計,認為應制定更具針對性的防治計畫。
王瀚陽認為,衛福部應全面公開性病數據,包括不同年齡段與性別的詳細分析,避免模糊處理,應協助家長與教育主管機關全面掌握現狀,強化對女性低齡群體的篩檢與教育,確保防治資源投放到高風險區域,同時建議公布、恢復並加強性教育資源,恢復過去已停止的青少年性教育計畫,進而加強。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更新時間|2025.01.17 18:4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