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若迪表示,父親認為他「書念得不好,不配吃一整隻雞腿」,水果也只分得「半顆蘋果」,讓年幼的他曾偷偷吃同學的便當,以滿足內心的缺失,「那時候真的覺得父親不愛我,因為他從不給我完整的東西。」後來自己出社會工作,賺到人生第一桶金時,他立刻買了一箱蘋果和十幾隻雞腿,並坦率承認:「這是對童年缺憾的報復性消費。」
如今自己也成為人父,他選擇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教育女兒,並主張「女兒富養,但不能縱容」,認為孩子應該在物質富足的同時,學會珍惜與自主能力。例如,當女兒弄壞鉛筆盒時,他選擇修補而非直接購買新的,以教導她珍惜資源。他說:「我告訴女兒,爸爸會疼妳,但不會寵妳,妳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換取應得的東西。」
潘若迪進一步強調,除了物質支持外,心理上的陪伴與價值觀引導更為重要。他認為父母在「生、養、教、陪」四個層面上都應盡責,尤其是「陪」與「心理支持」是物質條件無法替代的。他表示:「如果孩子沒有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支持,將來可能會迷失於物質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