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劇匯計畫長達數月,邀請9家橫跨音樂、影視及劇場界的創投天使全程陪伴參與,並以向投資方闡述作品構想與製作計畫的「提案大會」作結尾。榮耀基金會執行長孫瑞君表示,劇場創作者較少有機會進行商業提案,「撰寫公部門補助計畫時,重點通常在於闡述藝術理念,而非說明作品如何回收成本。」
因此,基金會決定舉辦提案培訓工作坊,邀請業界專業人士指導劇場團隊,在短時間內精準講述作品亮點,並以市場視角檢視作品潛力,盤整製作所需資源。提案大會除了9家創投天使,還有漫畫等泛娛樂產業人士參與,「我們希望藉由提案大會讓音樂劇團隊被業界看見,進而獲得合作機會。」孫瑞君說。
首屆讀劇匯由SML樂劇創製《阿媽的比基尼》及唱歌集音樂劇場《爬上頂樓看月亮》脫穎而出,各獲50萬元製作啟動基金,未來還有機會申請文策院最高49%的股權投資。SML樂劇創製藝術總監雷昇坦言自己是「提案小白」,讀劇匯讓他踏出舒適圈,「身為創作者如何做商業提案?這是我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他表示,當遇到一個潛在投資者,如何在短時間內推銷作品非常重要,「如果一分鐘內無法說出故事吸引人的地方,可能代表作品本身還需要更清楚的定位。」

如何向投資者推銷作品,也是唱歌集製作人詹喆雅面臨的一大心理關卡。「我們劇團過去習慣撰寫補助計畫,主要應對的是公部門;但在讀劇匯,我們必須學會與投資人對話。」她坦言:「我曾認為,作品本身夠好就會自己說話,為什麼還需要刻意說服投資人?」然而,在參與讀劇匯的過程中,她逐漸找到答案:「台灣音樂劇產業仍在發展階段,要讓市場與投資人看見其價值,學會說服與溝通是不可或缺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