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祕書長羅文嘉今(21日)表示,關於教育部昨日宣布不予採認華僑大學等3所統戰部所屬學校的學歷,海基會支持教育部的做法。羅文嘉強調,政府主張推動兩岸健康有序的交流,但交流是手段而非目的,對於台灣而言,交流的目的是要鞏固確保中華民國的國家主權,以及台灣的自由民主體制和生活方式。如果交流會導致自我矮化或侵蝕到國家主權、民主制度,那這個交流就與國家利益相違背。目前教育部尚未宣布相關實施細節,如果有這3所學校的學生或家長向海基會陳情,海基會都會全力幫忙。
羅文嘉指出,中國口頭上表示要和我方交流,然後實際上卻經常出爾反爾,只是想要削弱台灣的主權國家地位。以中國大陸台辦官員來台交流為例,依我方現行規定,准許台辦官員來台的前提,是同意和我方有關大陸事務的人員約晤。然而今年2月湖北省台辦主任程良勝來台期間,在苗栗與海基會蔡副祕書長約晤碰面,事後苗栗縣長卻又否認,宣稱是不期而遇,這就違反了兩岸進行交流的承諾與默契。
另外,針對近期國台辦副主任在交流活動開營儀式上鼓勵台灣學生堅決反對台獨、推進祖國統一,羅文嘉表示,以往兩岸不會在真正的交流場合,將自己的立場強加於對方的立場上,這是一種默契,也是一種體諒。
羅文嘉說,若打著交流的旗號,卻是在執行落實政治統戰的目的,那就有違交流的本意。羅文嘉強調,兩岸分立70幾年,已有完全不同的價值和主張,不同的政治體系,兩岸人民多往來可以了解彼此的歷史及現況。但如果不允許討論、只傳達一方的政治主張,不僅不適合,也可能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相關條文,他呼籲對岸應該珍惜兩岸交流的機會和管道,不要把統戰強加在這些交流活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