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叡揚營收目前按客戶行業比重分別為:金融機構45%、政府機構21%、製造醫療及服務業20%,其他則包括電信等行業。此外,就收費模式來看,期間授權(訂閱式)、維護及委外服務等穩定收入占營收比例超過60%,其中訂閱式收入占比約為35%,成長約24%。叡揚產品多元且應用廣泛,使其營收相對穩定,不易受單一產業景氣波動的影響;訂閱服務可以創造穩定及可預期的收入,成長力道來自資訊治理及資訊安全工具大幅提升,同時雲端服務持續拓展中小企業客群,而且大型客戶採用雲端服務意願也增溫。此外,叡揚持續每年投入占營收10%以上的資金於研發投資,以AI、雲端API整合及各項自有產品研發為主。
叡揚董事長張培鏞表示,中央政府的預算被砍掉之後,政府機構的業務今年相對會辛苦一些,過去幾年,叡揚很努力提升政府機構以外的業務收入,經過稀釋之後,衝擊相對有限。叡揚今年在業務團隊方面進行了擴增的動作,針對過去比較少著墨的製造業,叡揚會花更多的精力與資源去經營。因為,叡揚一但產品打進總公司,這些製造業的海外子公司也可能會用叡揚的產品,對業務的幫助相當大。
針對產品研發的部分,陳世安表示,叡揚每年都會從營收當中提撥12~13%投入產品的研發,早在DeepSeek發布之前,叡揚就投入不少研發資源再AI領域,針對自然語言模型與影像處理分析這兩大區塊進行AI產品的開發。這個產業的生態變化很快,對研發團隊而言挑戰性也很大。經過多年努力,初估,叡揚目前的訂單,已經有近20%有AI的含金量。為了拓展AI相關產品的業務,包括自己在內,公司規定每一個人都要上相關的課程。除此之外,以往叡揚都是跟外面的算力中心租借,現在也自行添購AI Server,同時也在內部導入AI服務,提升產品的開發效率及品質。
陳世安說,叡揚三十幾年來產品開發都著重於企業端的應用,以電子公文為例,導入AI功能後,公文可以自動生成、校正、修訂及派發,對客戶的運作幫助很大。
展望今年的營運狀況,陳世安樂觀表示,叡揚過去幾年營收的成長狀況大概都是兩位數,去年受到營收認列時點遞延的影響,營收成長僅有9%多。今年營收成長有機會回復到往年的水準。除此之外,今年獲利的成長幅度應該也不會低於過去的平均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