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就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直在為混亂的世界預做準備,努力讓中國實現經濟與科技的自給自足,大部分非銀行國際支付也都使用人民幣而非美元。報導也提到,中國的製造業從電動車到「低空經濟」(low-altitude economy,意指無人機和飛行計程車)等領域,都擊敗西方的競爭對手,中國如今也降低對美國制裁與出口管制的脆弱性。報導也認為,當美國築起關稅高牆,中國更有機會透過投資夥伴國家的製造業,來重塑全球貿易關係,而非只是對其他國家大量出口產品。

《世界報》認為,中國在關鍵領域的自給自足能力,比歐洲強得多。
《德國電視二台》認為,川普正在製造全球混亂,中共可能因此找到機會,反而結識到更多盟友。例如日本、韓國和中國的貿易部長武藤洋二、安德根和王文濤,在韓國首爾舉行會晤,三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將重啟,該協定將包括日本的精密產品、韓國的晶片和中國的物流。這三國本來因各種歷史問題難以結盟,但川普的關稅政策,反而讓中國得到打造新聯盟的可能。
《柏林晨報》認為「川普似乎失算了」。報導提到,川普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向中國政府提出談判,但中共也持續反擊,包括對七種稀土元素實施出口管制,其中包括用於磁振造影的钆和用於電子設備的釔,另外中共也向世界貿易組織(WTO)就美國進口關稅提出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