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調查,在4月底各地罷團開始喊告急後,有3大因素逐漸發酵,成為催化連署的加速器。首先是各縣市檢調偵辦罷免查水表、幽靈連署案,揭發涉案者不只藍營黨職人員,連地方官員都涉案,花蓮縣民政處長明良臻、基隆民政處長張淵翔先後被傳喚,張淵翔到案後坦承非法查詢戶政系統資料,協助藍營罷免民進黨基隆市議員,請辭民政處長獲准,案情曝光後激發民怨,更助長大罷免士氣,網路上甚至出現「今天幫你連署、明天幫你器捐」等呼籲民眾挺身罷藍的圖卡。


因各地連署進度不一,部分提前達到安全門檻的罷團,在最後1、2周紛紛釋出人力支援鄰近告急區。例如台中舊市區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罷團連署進度較佳,近來其志工就有餘力前往舊縣區,協助顏寬恒、楊瓊瓔、江啟臣罷團;5月2日罷免黃健豪團隊的「螢火蟲車隊」成員就以摩托車隊的方式,從市區出發到大雅、神岡、潭子,為罷免楊瓊瓔行動應援。

民進黨在二階連署最後階段,也派出人力協助關鍵罷區,包括花蓮、桃園、竹縣、台中等地,都有中央黨部人力進駐,其中花蓮傅崐萁、台中江啟臣選區,因兩人分別擔任黨團總召、立院副院長,身分具指標性,是民進黨大力投入的區域。此外,固然不少年輕的民進黨議員從一開始就認真投入協助罷團,但也有不少綠議員是眼見大罷免連署聲勢逐漸壯大,態度才轉趨積極,透過組織動員協助連署,這也是連署最後階段成長快速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