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過去印度長期維持不結盟政策,並大量依賴俄羅斯軍備。但近年來,印度已轉向與美國及其盟友深化軍事合作,大量採購西方軍事裝備,同時削減從俄羅斯進口的武器比例至38%。另一方面,巴基斯坦隨著美國在阿富汗撤軍後地位下降,轉向中國尋求軍事支援,如今約80%的軍備來自北京。
分析指出,未來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衝突,將越來越像是美製與中製武器的對抗。這種大國角力帶來的不確定性,讓本已緊張的南亞局勢更加危險。尤其雙方皆為擁核國家,且在過去的交戰中多次因誤判或失誤導致局勢升級,增加了擦槍走火的風險。
印度總理莫迪在恐攻後迅速與美國總統川普、副總統范斯通話,獲得明確支持,被外界解讀為美方默許印度採取強硬報復。而俄羅斯則在事件後一週才與印度溝通,顯示莫斯科在印度外交優先順序中的地位下滑。
中國則強力聲援巴基斯坦,稱其為「鐵桿朋友」與「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持續提供軍事與外交支援。中印邊界爭議近年來屢爆衝突,使兩國關係雪上加霜,也讓北京支持巴基斯坦的舉動更加敏感。
專家警告,如2019年印巴空戰再度上演,即使是小規模衝突,也可能因雙方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緊張的空域運作及核武因素而迅速升級至不可控局面。美中在南亞的軍售競爭,已使地區局勢更加複雜且危險。